成都高新新闻:观察 | 国家级团购破解看病贵(2)

发布时间:2020-11-21 12:09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观察 | 国家级团购破解看病贵(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以往的招采分离模式存在只招价格不带量、量价脱钩的问题,药品即使中标,进入医院也还有门槛,导致医药购销领域回扣问题屡禁不绝,甚至出现层层送...

以往的“招采分离”模式存在只招价格不带量、量价脱钩的问题,药品即使中标,进入医院也还有门槛,导致医药购销领域回扣问题屡禁不绝,甚至出现“层层送回扣”的现象。根据公开可查的法院判决文书统计,2016年至2019年间全国百强制药企业中有超过半数被查实存在直接或间接给予回扣的行为,其中频率最高的企业三年涉案20多起,单起案件回扣金额超过2000万元。

“带量采购让企业有了预期,明白中选就有了市场,可以综合考虑成本、市场等因素来报价,告别不合理的带金销售模式,实现充分的市场竞争,有助于改善行业生态,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北大医学部主任助理、卫生经济学教授吴明表示。

对于带量采购是否会挤压药企合理利润空间的问题,国家医保局回应称,药品降价空间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确保使用”,企业不必再为药品进医院而公关,营销费用大幅度节约;二是“确保回款”,极大缩短了医疗机构结算药品货款的周期,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三是中选产品的市场销量迅速扩张,生产成本得到分摊,平均成本更低。“总的来说,是通过改革释放了制度性成本,打开了降价空间。”

为配合带量采购打出打击回扣“组合拳”,国家医保局于9月推进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建设,将涉及“医药购销中,给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集中采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回扣或其他不正当利益”等失信行为的医药企业纳入“黑名单”,按照失信程度分别采取提醒告诫、警示风险信息、限制或中止挂网、采购、披露失信信息等约束措施。失信行为涉及省份数量达到规定条件的,还将由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启动全国联合处置。

“医药企业对于回扣个案的罚款往往不敏感,但给予回扣会导致其丧失进入集中采购市场的机会,就会产生强大的震慑效应,从而形成举一反三的系统治理效果。”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江苏、海南等多地在发文落实第三批集采工作时强调,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向相关药品供应企业索取返点、返利、回扣等,一经查实将报相关监督单位和部门。

通过参与集采,许多药企理清了未来的发展思路。四川汇宇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注重产品质量,产品出来就迅速通过一致性评价,现在经过集采就能进入医院。这也是带量采购给市场发出的信号——质量过硬才能赢得市场。”

纪检监察机关排查廉政风险点,护航集采结果落地

尽管药品集采模式能够有效挤压带金销售空间,但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企业违约、医院不配合、权力滥用等不确定因素,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监管。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先后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实、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领域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进展情况等多项专题调研,对发现的药品、医用耗材采购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通过纪检监察建议、专题会商等形式反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督促其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强化生产、流通和使用全流程监管,推动形成质量可靠、流通快捷、价格合理、使用规范的治理格局。

“我们紧盯集中采购工作实施跟进监督,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对集中采购方面的信访举报,坚持优先办理、深挖细查,并以此透视集中采购制度设计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及时有效防控风险,铲除腐败滋生土壤。”该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冠脉支架集采报价工作结束后,天津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向市医保局党组发出工作提示函,督促市医保局党组压实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抓好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

该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正探索通过综合监督破解“割据式落实”问题,推动市卫生健康委与市医保局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我们还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排查廉政风险点,建立内部监督管理规定,进一步织密约束权力的制度篱笆。”

药价降低了,药品质量会不会受到影响?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集中采购挤出的是以往在流通领域长期存在的不合理水分,而非生产成本,不影响药品质量水平。“在推进药品集中采购改革中,相关部门在药品的原辅料、生产工艺、质量检测和疗效等方面制定严格标准,并以契约方式夯实中选企业责任,明确违约惩戒和处置机制,同时强化对中选药品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确保降价不降质。”

观察 | 国家级团购破解看病贵(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