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新闻:观察丨如何读懂2020年四风问题年报(2)

发布时间:2021-02-10 00:3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观察丨如何读懂2020年四风问题年报(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年报数据显示,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方面,全国共查处问题60184起...

“年报”数据显示,“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方面,全国共查处问题60184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9051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50527人。

梳理各级纪委监委通报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出,“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有多种表现——有的党员干部层层“甩锅”,在岗位上“混日子”,热衷于“打太极”,工作能推就推、能拖就拖,问题能绕就绕、能躲就躲;有的拍脑袋决策,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不切实际的工作却压着干;有的欺上瞒下,习惯于报喜不报忧,甚至编造假数字、假情况、假政绩欺骗上级。

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是慵懒怠政的表现,严重啃食着群众的获得感。去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一些党员干部因履职不力被问责。

从公开通报的典型案例可见一斑。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副市长陈远飞,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傅松滨等人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力,不尽责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吉林省长岭县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清波等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民政策重视推动不力,导致2019年度21户贫困户41人未享受到村级医疗报销惠民政策的问题。

紧盯“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查处力度,全年查处该类问题数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处数的76.5%。结合去年12个月的月报数据看,该类问题查处数长期居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首位,有些月份甚至占到了八成以上,全面从严纠治的态势明显。

4 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吃喝问题居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前三位

梳理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年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一栏内,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吃喝三类问题排在前三位,分别为16488起、14351起、10996起,占比28.7%、25.0%、19.1%。

高压态势之下,为何依然有不少人管不住自己的“手”、管不住自己的“嘴”?

在“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指标之下,包含有“违规收送名贵特产类礼品”和“违规收送礼金和其他礼品”。数据显示,这两类行为查处问题数分别为742起和15746起。

宋伟认为,违规收送的背后实际上是利益驱动。“以礼尚往来的名义搞礼品礼金收送,主要在于为形成利益关系甚至进行利益交换打基础、做铺垫,在‘迎来送往’中搞权力寻租。”

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的查处问题数紧随其后。通报的“四风”典型案例表明,“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点,是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的高发期。

节假日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除了受过节发红包这种传统习俗的影响外,还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充当老好人,沿袭之前的“惯例”,有时还有“参照别人”的从众心态和攀比心理。

在采访中,一些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告诉记者,相关制度不够健全、笼子扎得不紧、约束不够有力,也是该类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违规吃喝则是具有很强顽固性的老问题,且与违规收送相生相伴,经常同时发生,在年节假日尤为突出。

“用公款吃喝或接受有利益关系人员的宴请,其形成原因在于一些人希望通过吃喝进一步形成利益关系。”宋伟分析,同时,少数领导干部特权思想作祟,认为自己的权力直接关系到管理服务对象的利益,特意让其宴请、付账。

5 紧盯隐形变异“四风”不放,纪检监察机关精准发现问题的水平不断提升

去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都开设监督举报曝光专区,通报“四风”典型案例,这是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关键节点,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的常规动作。

通过设置监督举报平台、开设“四风”随手拍等,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紧盯隐形变异新动向不放,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以违规收送礼金和其他礼品为例,2020年,全国共查处该类问题15746起,相比2019年上涨了20.2%。

观察丨如何读懂2020年四风问题年报(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