崃衣山位于丹巴县巴底乡,海拔3000多米,相对高度上千米,山势峻峭。当地有句土话来描画崃衣山的险要,“站在山脚下望崃衣山,帽子都要望落。”
山背后,领有48户人家的崃衣村“隐居”在此。因为交通不便,村民与外界联络强劲,崃衣村成为丹巴县54个重点贫穷村之一。
成华区(青白江区)援藏工作队成员李仲祥,作为37名队员中惟一挂职“第一书记”的援藏干部,用不到一年的工夫,将天路修到了崃衣村口。8.5公里的通村路,成为崃衣村207人脱贫的生命线。
脱贫路
衔接外界的生命通道
遥望崃衣山,之字形公路在青山上曲迂回折地缩短,山脚连着省道211,山顶通向崃衣村。这便是李仲祥掌管修建的通村路。
村支书阿布回想,17年前,村民曾自筹资金修了条2米宽的土路,村子才与外界有了联络。但不到10年,土路就被拖延机、收割机和泥石流破坏成了烂泥路。“一下雨,拖延机就开不上山,稀泥巴让整个脚背都要陷出来。”
2015年9月,援藏一年的李仲祥被任命为崃衣村第一书记,主抓村里的扶贫工作。第一次上山,李仲祥衣着雨靴一步一趔趄,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肯定要给老乡修条好路。”上山后,他看着本人满身的泥浆和村民等待的眼神,定下了精准扶贫的工作指标。
李仲祥找到成华区(青白江区)援藏工作队,正好有援藏干部在丹巴县交通局挂职。在多方致力下,今年3月,簇新的两车道公路在崃衣村口正式动工,并以每天300米的速度往山脚缩短。“估计下个月中旬就能完工,路修好后,老乡坐车上山只有要20分钟。”李仲祥通知记者。
致富路
买通产业兴藏的经脉
36岁的李仲祥原是成华区疾控中心的检验员,援藏两年,他的双鬓已斑白。每个月,李仲祥有一半工夫住在村里,督促路线的修建。半夜,和老乡在一口锅里吃饭,晚上,和老乡在一张床上睡觉。
为喜迎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热情,弘扬传承红色基因,营造安定和谐社会环境,...
“10、9、8、7、6……”23日零时,随着十秒倒数结束,成都成华区理工东苑(西区)正式解封,从高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
廉洁成华 成华区纪委 成华区纪委网站 廉洁成华网站 成华纪委 成华纪委网站 成华区纪委监察局 成华区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成华 成华区纪委 成华区纪委网站 廉洁成华网站 成华纪委 成华纪委网站 成华区纪委监察局 成华区纪委官方网站...
据成都市成华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消息,截止8日上午11时,成都市成华区已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791人,环境样本1...
8月中旬,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以推进“家长助教”“家长学校”的探索为基础,在区域内选择了12个试点学校,依托...
桥上的车辆川流不息,桥下打乒乓球、踢足球的市民大汗淋漓……在成都市成华区府青路三段立交桥下,原本的闲置...
全国首个“学习强国”主题街区6月24日在成都市成华区双林路正式亮相。当日下午,成华区双林路99号人流涌动,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