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新闻:平安建设的成都实践(下)(2)

发布时间:2017-10-09 15:40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平安建设的成都实践(下)(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所谓“大联动”,是指以信息化为引领,以联动发现问题、联动解决问题为核心,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和各级部门联勤,在服务中治理、在治理中服务,让数...

所谓“大联动”,是指以信息化为引领,以联动发现问题、联动解决问题为核心,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和各级部门联勤,在服务中治理、在治理中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微治理”,则表示政府相关部门最大限度推动服务治理向社区、院落、楼栋、单元覆盖,延伸至每一位居民,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轻松享受优质的城市服务。

近年来,我市聚焦社会治理“九龙治水、多头管理”“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等问题,积极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坚持以事件为中心、以信息化为支撑、以三级网格员为基础,创新“大联动·微治理”体系,探索警非分流、诉调对接、上下联动等工作机制,建成覆盖全市22个区(市)县的安全网。

整治“三无院落”

解决“民生”大难题

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引发社会生活各个细节的改变,全新的理念和举措在成都社区网格单元中生根发芽,也构成了成都的幸福基因。

从2013年开始,成都市正式启动对“无门卫、无物业管理、无管理组织”的“三无院落”整治工作。作为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通过对“小院落”的治理,解决了广大居民的“大民生”,在以小见大之中,透露出我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浓浓民生情怀。

位于温江区公平街道长安路122号的沪苑(前身为某企业的家属院落)“以前院子既没有门卫也没有物管,陌生人随意出入小区,安全很成问题,就连最基本的垃圾清运、小区维护也是无人问津。”2003年,伴随着企业的破产,该家属院变成了无门卫、无物业管理、无管理组织的“三无院落”,居民们也是怨声载道。2013年,随着我市整治“三无院落”工作的启动,沪苑也发生了变化。经过整治的院落焕然一新,群众自治组织对小区进行管理,街道社区与群众形成了良性互动,共同对小区进行治理。“现在才发现,原来我们居住的小区可以这么美!”

平安建设的成都实践(下)(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