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具有聚合共享、跨界融合、快速迭代、高速增长的特征,在发展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具有不同内涵。如北京以创业为核心引领全球产业变革,上海形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深圳构建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杭州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贵阳打造中国超级大数据中心,各地发展新经济各具特色、各有侧重。
而近日出台的《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从成都基础、未来方向两个方面对成都发展什么样的新经济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成都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基本判断,提出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和共享经济“六大形态”,以及七大应用场景、空间格局等。同时,各区(市)县结合自身产业禀赋、区位优势,依托66个产业园区,围绕新经济六大形态各领域和细分产业,确定本地新经济产业功能区。
以产业发展为竞争优势和动力源泉,成都正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
发展
新思维
充分认识新经济对城市经济
增长和创新精神塑造的作用
“新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态,是科技演进和全球产业变革融合的产物,具有全新的发展特点,不仅具有爆发性的增长前景,也会对业已成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政府治理体系形成巨大的冲击。”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高级经济师姜陈升表示,成都在推进新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新经济,包容新经济,支持新经济,要有率先作为的魄力。“一方面,要真正转变思维,充分认识新经济的高成长性对城市经济增长和创新精神塑造的巨大作用,真正将新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另一方面,创新新经济的发展方式,新经济的发展不能走传统的‘投资—产出—过剩’的路径,而是要强化技术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和金融创新,走创新、协调、系统的新经济发展路径。”
当前,成都城市定位正从区域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产业体系正从传统产业主导向新兴产业引领转型。 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新的机遇挑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