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新闻:体会十九大报告中的三个“创新”

发布时间:2017-12-18 13:3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体会十九大报告中的三个“创新”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廉洁成华 成华区纪委 成华区纪委网站 廉洁成华网站 成华纪委 成华纪委网站 成华区纪委监察局 成华区纪委官方网站...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报告59次提及“创新”二字,有40处理论创新、提法创新、举措创新。这是党中央、习总书记跟进时代步伐、结合实际创造性进行思考研究、推动工作的生动写照。

一是新时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的标志就是“三个意味着”:从民族历史的维度看,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走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影响,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国家走向现代化途径的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报告还从伟大事业、发展目标、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贡献五个方面,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贡献。走进这个伟大的时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我们要无愧于时代担当、无愧于人民重托,坚定信心、埋头苦干,继续做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二是新变化。这个新变化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政治论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依据。做出这个重大论断是有充分根据的:一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根本扭转了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不符合实际。二是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长。三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些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主要根源。概括地讲,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已经从如何把蛋糕做大转化为如何把蛋糕做好分均。这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体会十九大报告中的三个“创新”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