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新闻:三代人梦想一朝实现 更美好生活就在眼前

发布时间:2017-12-23 11:20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三代人梦想一朝实现 更美好生活就在眼前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对正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来说,社区发展治理必须要像绣花般精细,作为奋力建设“中优”典范区的成华来说,更是如此。针对辖区社区形态复杂、群众需求多元的...

对正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来说,社区发展治理必须要像绣花般精细,作为奋力建设“中优”典范区的成华来说,更是如此。针对辖区社区形态复杂、群众需求多元的现状,成华区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大力实施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在老旧城区改造工作中,充分发挥社区作用,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让居民真正从“要我搬”变为“我要搬”,在切实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不断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发展治理新格局。

在原科仪厂退休职工吴钰铃家的大门上,一直留着她女儿9岁时写下的五个大字——“明天更美好”,“女儿所期待的美好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每一个家庭成员有一个独立的房间,有厨房、有厕所,还有洗浴的地方。”事实上,这不仅是吴钰铃一家三代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愿望,也是居住在科仪厂宿舍棚户区居民的共同期待。

随着2017年开展的第三次拆迁工程居民签约率达到100%,这个愿望很快就要实现了。

时代变迁 发展滞后

心仪片区成“三无院落”

科仪厂宿舍棚户区是典型的“筒子楼”建筑,主要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1970年,因母亲是科仪厂焊工的原因,8岁的吴钰铃随父母兄弟搬进现在的家,“那个年代,能住进单位分配的宿舍,不晓得有多少人羡慕我们。”

虽然如此,只有两个房间的宿舍一下住进5口人,依然十分拥挤。无奈之下,一家人只好把仅30平方米的房间分为3个休息区,吴钰铃和母亲挤在一张床上,父亲单独睡,大哥和弟弟则睡在外屋的上下铺。整个家中,除了睡觉的地方,几乎留不下多余的空间,房间里留下的过道,也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行。

更麻烦的是房间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整个宿舍区的员工,都只能去角落里的公共厕所,“好多人洗澡都是在公共厕所里。”实在没有办法,吴钰铃父母和一楼的邻居们一道,破墙扩建了近10平方米的区域,在那里分隔出厨房和淋浴区。“相较而言,2楼以上的住户们根本没有扩建的余地,条件比我们又差多了。”

三代人梦想一朝实现 更美好生活就在眼前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