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厂里正式做出决定,要修建灯光球场给员工提供一个活动的空间,于是安排厂里的几个工程师画了草图,发动全厂的职工参与建设,当时还不满20岁的旷永江便是参与建设的员工之一。“其实设计的工程师根本不是学建筑的,不过他们的基础很扎实,设计出来建好后,场馆也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安全事故。”旷永江介绍,在那个年代,工厂对国防特别重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大家先往下挖了近10米的深坑,修好人防地下工程,然后再在地面修建了球场。“地下的面积和上面一样,留出大概8米高的空间,考虑到万一有战争员工要在里面呆较长的时间,还配备了自备电源及厕所。”
从1976年到1979年,球场共修建了2年多的时间,旷永江在工作之余,几乎每天都去帮忙,“我也想挣表现噻。”而因为球场是职工们用自己的汗水浇筑出来的,大家对球场都有非常深厚的情感。
天冷了,居民来的比较少了,只有一个大哥在球场上练习网球,后面的背景板显示,二仙桥街道不久前刚刚在这里举办了大型活动。
经久不衰 球场永为居民活动中心
球场修建好之后,立刻成为工厂和附近几个村庄的活动中心,大家在这里打球,组织比赛,举办书法展览,举办联欢晚会,球场的空间经常爆满,“有些远地方的单位要组织大型活动,都会跑来借我们这儿的场地。”谈起当年球场的盛况,谢奉天一脸笑容。
而吸引人数最多的,就要属在球场放坝坝电影了。谢奉天曾担任过工厂的放映员,他说,当时成都每有一部新电影上映,他和另外几位放映员就会到电影院观看,经过他们审核后,工厂就会引进片子在球场里播放,“刚开始的时候,厂里作为福利给大家看,周围的村民也可以进来,后来人越来越多,球场都挤满了,厂里就开始卖票了。”谢奉天说,当时要到球场看电影,真可谓一票难求,像他这样的放映员,一次最多也就5张票,而其他人想卖票,还要经过工会主席同意才行。
谢奉天老人曾是工厂电影放映员,他指着的洞口,就是当年放映机安放的地方。
2月4日,辅警蒙俊平、周浩用体温检测枪对体温报警的人员进行核查、询问和登记。(王晓丹 摄)打开手机“钉钉”...
“红砖红瓦的禾创仓库工业遗址动工改造、占地面积约252亩莲花公园新建项目启动规划设计、展现熊猫文化的景观大道全新亮相……”曾以工业闻名的成都市成华区在转型升级中,不断迸发出...
7月13日,记者从成都市成华区获悉,完美世界文创产业园区禾创仓库工业遗址改造项目于近日正式动工,将于10月前完成。依托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式建筑,该项目将建设在泛娱乐领域...
“区委、区政府一直关心残联工作,千方百计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不断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不让一个残疾人在脱贫奔康路上‘掉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在回顾总结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