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新闻:从文化角度分析党员干部腐败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8-01-18 13:4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从文化角度分析党员干部腐败的原因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廉洁成华 成华区纪委 成华区纪委网站 廉洁成华网站 成华纪委 成华纪委网站 成华区纪委监察局 成华区纪委官方网站...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中央对党风建设的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日益成为党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的重要内容。尽管我党惩治腐败的力度和措施在不断加强,仍有部分党员干部铤而走险、继续从事违纪违法的贪污腐败行为。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社会原因,也是文化的集中反映。了解党员干部腐败的文化原因,对于我们党和国家加强反腐工作、弘扬清廉风气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把手”文化

首先,受到传统封建“三纲五常”等级文化影响,上至国家,小到家庭,都有一个“说了算的”、“主事的”人,所有一切大大小小的事务都由他一人作出决断,这也被称为“家长制文化”。此外,在近代革命战争时期,因革命战争的特殊性,革命队伍和人民群众需要一个革命领袖团结和引领他们进行革命和斗争。新中国成立之后,个人崇拜现象也没有完全杜绝。由此观之,“一把手”文化符合我国社会文化传统,并一直存在于社会文化背景之中。

当前,我们不少党员领导干部仍然保有这种“一把手”、“家长制”的思想,每次在党的各类会议上搞“一言堂”,独断专行,违反了民主集中制的议事原则,触犯纪律底线,甚至造成了政治腐败。

二、“官本位”文化

古代传统选人用人方式是科举制度,这种方式的消极影响导致读书人把读书学习作为当官、走仕途的必要途径,“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社会风气一直在不断蔓延。家长也在教育中反复叮嘱自己子女要去当官、要出人头地,当官之后可以获得权力和财富,甚至能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官等于有钱,这就是官本位思想呈现出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认同。

从文化角度分析党员干部腐败的原因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