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新闻:躲在记忆夹缝中的美好时光(2)

发布时间:2018-02-05 16:42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躲在记忆夹缝中的美好时光(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上世纪50年代,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像是星星之火,汇聚成都东郊,在一片空白上,筑起了成都工业文明的第一块基石。1958年,新中国第一个5年计划的...

上世纪50年代,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像是星星之火,汇聚成都东郊,在一片空白上,筑起了成都工业文明的第一块基石。1958年,新中国第一个5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作为苏联援建的156个工程项目之一,773厂辗转从山西来到绵阳,最后落户成都东郊。

那时刚刚从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毕业的李铁锤,风华正茂,被分配到几千里之外的成都773厂,也即国营红光电子厂。在李铁锤的印象中,当时的厂房就建设在一片碧绿的田野上,微风吹过,稻花飘香,临时的厂房三面无墙,支撑屋顶的是红砖柱子。美丽的田野,简陋的厂房,这是成都留给李铁锤等年轻人的第一印象。

虽然红光厂昔日的风光已经不再,但如今的东郊记忆却正在焕发新的生机,用另一种方式见证工业的力量。李铁锤有时候散步也会来到这里,故地重游。记忆中的场景依然清晰,但现实中的情况已经迥异,在先前的遗址上,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取代过去所熟悉的场景不断闯入眼帘:“播客”酒吧、“有点无聊”的茶坊、“盛唐国际”咖啡店、“金刚芭比”奶茶、“拾得雨林”餐厅、“旮沓”衣舍……

轰鸣的机器,热闹的车间不见了,有的只有镁光灯闪烁,讨价还价的商业景象服装统一,行色匆匆的工人不见了,有的只有五颜六色的红男绿女……

成都机车车辆厂

六十年峥嵘岁月

2017年8月31日,对于所有的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原成都机车车辆厂)的员工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随着最后一辆机车检修的竣工,该厂将告别火车头整体搬迁。

自1954年开始检修第一台蒸汽机车以来,该厂曾创造过无数次的辉煌,为成都,为共和国的铁路运输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虽然辉煌已经逝去,但是厂房依旧伫立,散发着魅力,吸引着无数摄影师。于是就有了那一幅幅角度各异、风格迥然不同的摄影作品。很多摄影师讲不清楚他们为什么会被吸引,但是他们却觉得当镜头对准这里时,有一种魔力,让你觉得自己似乎穿越了,内心中感受到了工业的力量与沧桑。

躲在记忆夹缝中的美好时光(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