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像是星星之火,汇聚成都东郊,在一片空白上,筑起了成都工业文明的第一块基石。1958年,新中国第一个5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作为苏联援建的156个工程项目之一,773厂辗转从山西来到绵阳,最后落户成都东郊。
那时刚刚从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毕业的李铁锤,风华正茂,被分配到几千里之外的成都773厂,也即国营红光电子厂。在李铁锤的印象中,当时的厂房就建设在一片碧绿的田野上,微风吹过,稻花飘香,临时的厂房三面无墙,支撑屋顶的是红砖柱子。美丽的田野,简陋的厂房,这是成都留给李铁锤等年轻人的第一印象。
虽然红光厂昔日的风光已经不再,但如今的东郊记忆却正在焕发新的生机,用另一种方式见证工业的力量。李铁锤有时候散步也会来到这里,故地重游。记忆中的场景依然清晰,但现实中的情况已经迥异,在先前的遗址上,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取代过去所熟悉的场景不断闯入眼帘:“播客”酒吧、“有点无聊”的茶坊、“盛唐国际”咖啡店、“金刚芭比”奶茶、“拾得雨林”餐厅、“旮沓”衣舍……
轰鸣的机器,热闹的车间不见了,有的只有镁光灯闪烁,讨价还价的商业景象服装统一,行色匆匆的工人不见了,有的只有五颜六色的红男绿女……
成都机车车辆厂
六十年峥嵘岁月
2017年8月31日,对于所有的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原成都机车车辆厂)的员工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随着最后一辆机车检修的竣工,该厂将告别火车头整体搬迁。
自1954年开始检修第一台蒸汽机车以来,该厂曾创造过无数次的辉煌,为成都,为共和国的铁路运输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虽然辉煌已经逝去,但是厂房依旧伫立,散发着魅力,吸引着无数摄影师。于是就有了那一幅幅角度各异、风格迥然不同的摄影作品。很多摄影师讲不清楚他们为什么会被吸引,但是他们却觉得当镜头对准这里时,有一种魔力,让你觉得自己似乎穿越了,内心中感受到了工业的力量与沧桑。
22日从成华区获悉,以交流合作、开放共享为主题,“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近日在成华区东郊记忆举行,来自世界22个论坛成员城市、 9个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代表和400多名国内...
29日晚,成都东郊记忆演艺中心座无虚席。上百人翘首以待,只为等待一场戏剧盛宴的开演。 近8点,话剧《琥珀》导演孟京辉走上舞台,充满激情地上台致辞,希望以此为契机,让音乐、戏剧...
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禾创药业仓库,将被打造成成都首个以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特色的大型“文创产业园区”。 位于成都市武侯区高攀路26号的白药厂,已初步构建...
2017年11月13日,电子科大的银杏叶开始黄了,中午从树下经过的学生们开心地留影。当她们毕业离开学校的那天,或许这会是成都留给她们的美好记忆之一,或许这些美好回忆又会让她们决定留...
“摆龙门阵”、“倒拐子”、“相因”……这些地道的成都话,不知从外国朋友们口中说出来会是怎样一番味道。25日下午,“家在成都·人文天府”外籍人士中华传统才艺大赛在东郊记忆进行...
畅游用户节 纵享专属免费WiFi 现场用户可以连接专属免费大wifi“成都商报用户宝宝”,关注成都商报微信,即可连接。 已开通9条康养免费体验路线 前期,“成都商报购房者俱乐部”携手“成...
“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古往今来文人骚客莫不礼赞银杏,银杏雄伟、诚朴的品格早已植根于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灵深处。为继续打造成电...
根据《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规范与评价》行业标准,经各地推荐,国家旅游局昨日公示了10个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名单,我市的东郊记忆景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景区。公示期为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