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反复修改打磨的每一副画面,都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参与设计专家告诉记者,景观墙采用的43幅画是从100多张设计稿中筛选出来的,每一个画面定稿,都是经过了平均不少于20次的修改。比如古蜀时期以皮影的画风体现、工业文明以带有历史感的重油彩画风、现代城市以写实轻油画到文旅成华以色泽逐渐明艳的抽象动漫油画风格体现。通过精心设计创作,让“时间长卷”完美呈现在市民的眼前,让路过的人仿佛走上了“时光隧道”,去细细品味成华的“前世今生”,感知在成华这片文创热土有才之人都有发挥空间。
记者注意到,古蜀时期板块以二仙桥传说为思绪起点,上溯至古蜀先民时期,深入研究成华区诸多古迹、传说,从古蜀祭祀台、战国铁器出土物、汉代回纹砖、唐宋三彩、和陵蒙古包……驷马桥、龙潭寺、将军碑、猛追湾等古成华最生动的历史踪迹,按照时间顺序选取最具代表性古历史线索,以三千年的羊子山祭台——汉代驷马桥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出锦官城的路径——昭觉禅音唐宋来——后蜀孟知祥遍种芙蓉繁华——唐宋八大家的范仲淹的宗祠追溯成华古蜀文明的底蕴。
工业文明板块以“幸福门前话当年”引出旧工业文明的时代记忆。以1953年三线建设为起点,从千锤百炼的工匠精神为核心,东郊从一片田野拔地而起,上百的厂矿与仓库,伴随三线建设与成昆铁路的修建,数十万全国各地的青年留下两代人的青春记忆。画面主题以东郊工业振兴、千锤百炼、激情岁月、起飞、辉煌、印记、历史铭刻、蜕变、成长的希望等慢慢铺开工业文明时期一代人的辉煌及历史变迁,激发成华人深刻的共鸣感。
现代城市板块以“腾笼换鸟”为起点,以发展为脉络,从新世纪的城市蜕变开始,我们腾挪空间,提升城市品质,这里成为后工业时代新兴的潮落之地,新一代的青年挥洒热血与青春,开始我们的时尚与创造,开启城市发展新篇章。在深入研究光强书记在区委七届四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主持讲话要点后,画面内容选取成都东站、秀美沙河、苏式红楼、熊猫基地、二仙桥公园、339灯光秀、UCI等,从城市建设、文化创新、生活风貌等方面,向公众展现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成华的蝶变新生。
成都市成华区中环路二仙桥西路城市手绘景观文化墙,让路过的市民仿佛走进“时光隧道”。 4月11日上午10时,在成都中环路二仙桥西路一处墙面上,艺术家正在挥毫泼墨,一个个成都的老故...
今年的清明节,成都气温骤降10余度,但在成都二仙桥公园,一群画师正在紧张忙碌中。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经典爱情故事到著名文化地标——昭觉寺,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盛极一时的工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