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新闻:让社会组织 既有“热情”又有“专业”(2)

发布时间:2018-08-14 22:3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让社会组织 既有“热情”又有“专业”(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位于二仙桥北路28号的成华区社会组织孵化园有29个隔间。“按照1个隔间1-2家社会组织的标准,最多可容纳58个社会组织同时入驻。”孵化园工作人员告诉...

位于二仙桥北路28号的成华区社会组织孵化园有29个隔间。“按照1个隔间1-2家社会组织的标准,最多可容纳58个社会组织同时入驻。”孵化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开机构独立办公区间外,园内还划分了洽谈区、成果展示区、多功能培训室、多媒体报告厅、会议室、活动室等,功能分区和配套设施都很完善。

除了可以免费使用办公场所,孵化园还针对入驻组织的需求,提供专业辅导、能力建设等诸多福利。同时,每两月还会举行一次对接活动,链接政府、企事业单位、基金会等多方资源,推介发布社会服务项目,指导优秀的社会组织积极申报国家、省、市、区重点扶持项目等,以提高社会组织和公益项目落地社区的能力。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将社会组织扶上马再送一程。”王林告诉记者,社会组织大多是凭兴趣爱好组建而成,很多团队热情有余,专业性不足。对此,孵化园开展“一对一”培育,组建了由高校专业老师、公益领军人物、优秀社会组织负责人等组成的导师团队,帮助解决社会组织在公益活动开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集聚式培育孵化,有利于打通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任督二脉’,使基层社区公共服务效率提升、事半功倍。”

专业培育

“我们慢慢变得更加正规和专业”

在锦江区柳江街道锦馨社区,由社区居民组成的“亲子记者团”一直是居民们的热点话题——这正是从孵化园走出的公益项目之一。

从最初带孩子参与“亲子记者团”,到后来成为积极为社区活动奔走的志愿者,市民王女士对项目评价颇高:“孩子在活动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性格变得更开朗了。社区也因为各种活动的开展,真正成为大家共同的家园。”

让社会组织 既有“热情”又有“专业”(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