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新闻:【4月网评】重痕更重绩 留迹更留心

发布时间:2019-04-22 21:1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4月网评】重痕更重绩 留迹更留心由成都新闻网采编:率领群众致富,是我们的天职。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这样,我们党才有威信,国家才有希望。当孔繁森的名字响起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时,这段著名的话音犹回荡...

“率领群众致富,是我们的天职。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这样,我们党才有威信,国家才有希望。”当孔繁森的名字响起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时,这段著名的话音犹回荡在耳边。头戴礼帽,身背药箱,一根拐杖支撑着病痛的身躯,在西藏最艰苦的阿里地区,短短一年多时间,走访了98个贫困乡镇,用脚丈量了8万多公里的藏区土地,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也深深镌刻在西藏干部群众的心里。 

24年过去了,帮扶困难群众仍然是党员干部工作的重点,对于扶贫干部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有的是因为个人理想信念缺失,宗旨意识淡漠,导致脱离群众,犯下错误。此外,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让基层干部陷入文山会海里,重心工作本末倒置,也是造成扶贫不到位的一种原因。

“痕迹管理”本意在于强化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对于开展扶贫工作有促进作用。但一些地方和部门,重“痕”不重“绩”,一些干部重“迹”不留“心”,把痕迹留在形形色色的照片上、大大小小的表格里。在会议薄上签个到,就算下乡到位了?在贫困户家门口拍张照,就算深入群众了?打开电脑复制粘贴,就算扶贫出心得了?以名目繁多的“痕迹”作为检验标准,未必就能真正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百姓心里有杆秤,究竟谁是办实事造福百姓的,谁是敷衍应付流于表面的,谁是弄虚作假谋取私利的,门儿清!“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百姓的评价才是检验扶贫工作的最高标准。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扶贫攻坚战进入决胜时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必须全党拧成一股绳,去伪存精,精准发力。近日,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各地各部门都积极响应号召,力戒形式主义的“痕迹管理”,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集中精力干实事,切切实实让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

【4月网评】重痕更重绩 留迹更留心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