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从县市场和质量监管局传来好消息,我县申报的“大邑黄连”、“大邑麻羊”、“西岭佛手瓜”3个地理标志产品已于日前正式获批,至此,我县地理标志产品数量已达10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个,位居全国县级第一。
地标产品捷报频传 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地理标志产品是一张天然的城市名片,是百姓致富的“金钥匙”,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金护照”。近年来,我县充分挖掘特色产业优势资源,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继2012年,“唐场豆腐乳”、“王泗白酒”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成为我县第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捷报频传。截至目前,我县地理标志产品数量已达10个,分别是:“唐场豆腐乳”、“王泗白酒”、“出阝江青梅酒”、“安仁葡萄”、“大邑榨菜”、“大邑金蜜李”、“安仁蓝莓”、“大邑黄连”、“大邑麻羊”、“西岭佛手瓜”。
地理标志产品的成功申报促进了我县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给我县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我县核准使用专用标志企业共有6家,另有9家企业正在申报中,带动上下游企业100多家,年总产值达30多亿元。“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王泗镇悠久的酒乡文化和独特的区域优势,更得益于‘王泗白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的有效使用。”蜀之源酒业公司负责人介绍,获准使用“王泗白酒”专用标志的4年多来,公司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仅使用专用标志这一项,年销售收入就增加2000多万元。
完善体系加强监管 争创省级地标示范区
当天上午,县市场和质量监管局相关人员来到蜀之源酒业公司,实地查看了公司产品生产、包装、销售等情况,并重点对公司产品检验结果进行了详细检查。“要真正发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效益,被保护产品质量特色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至关重要。”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我县组织有关部门,为每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制定了标准,对保护产品的品种、原料、工艺、检验以及质量特征等方面作了规定和要求,凡是生产被保护产品的企业,均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质量技术要求组织生产,并主动接受各级监督部门的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