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新闻:都江堰南桥列为成都市第九批历史建筑(2)

发布时间:2018-01-05 14:3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都江堰南桥列为成都市第九批历史建筑(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然而,这壮丽雄伟江源第一桥的巍然雄姿背后也曾历经百年风霜。老一辈都江堰人的口中,曾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灌县出南门——无路”,无路自然无...

  然而,这壮丽雄伟江源第一桥的巍然雄姿背后也曾历经百年风霜。老一辈都江堰人的口中,曾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灌县出南门——无路”,无路自然无桥,那这南桥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都江堰南桥列为成都市第九批历史建筑

 

  南桥的前世今生 

  自古以来,都江堰这片河流纵横的土地上,就有着悠远丰富的桥梁文化,据记载:“李冰沿水造七桥。”说明李冰建成都江堰之前就已经在江上建了七座桥,幸许南桥的旧址上就曾有李冰建造的七桥之一。

  更为确切的是清乾隆《灌县志》记载:“凌云桥,治南一里。”由此推测,凌云桥便是今天南桥的前身了。

  而真正为大众所知的南桥建造者是清光绪年间的四川总督丁宝桢和灌县县令路葆德。光绪四年(1878年),当时灌县的出纳吴烈堂严格把关,积余了岁修银两千余两,他将全数资金上交县令路葆德,用此银两建成,取名“普济桥”,取“普济众生”之意。

  

都江堰南桥列为成都市第九批历史建筑

 

  (1917年的南桥头 美.·西德尼 摄)

  然而,这蕴含了美好意愿的普济桥却也经年风雨飘摇。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岷江大水,冲毁普济桥。

  

都江堰南桥列为成都市第九批历史建筑

 

  (1930年代的南桥)

  1933年4月,四川军阀在成都作战,殃及灌县,为阻止军队进击,驻守方遂将南桥拆除以自保,南桥再次无路。

  

都江堰南桥列为成都市第九批历史建筑

 

  (1951年的南桥 高复昌摄)

  1958年夏洪水,岷江洪水爆发,漂木堵塞桥洞,南桥被毁,随后,才改木桥为混凝土桥墩,正式更名为今天的“南桥”。

  

都江堰南桥列为成都市第九批历史建筑

 

  (1970年代的南桥)

  1979年南桥经过改建,才有今天南桥的基本形制。2009年再次改建,饱受磨难的南桥又恢复了重檐彩绘,雕梁画栋的昔日风情。

   

都江堰南桥列为成都市第九批历史建筑

  (1980年代的南桥)

  

都江堰南桥列为成都市第九批历史建筑

 

  (1980年代的南桥)

都江堰南桥列为成都市第九批历史建筑(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