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设国际化城区?据悉,我区将顺应快速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以国际视野、国际标准、国际规则,审视谋划整体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丰富国际元素,完善国际功能,加快集聚国际企业、国际人士,充分吸引国际旅游、国际消费,参与世界城市分工和产业合作,增强全球视域下的要素聚集和辐射能力,大幅提升我区的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近日,据成都市零售商业协会公开的数据显示,位于我区新兴商圈――“红星路-大慈寺”商圈的成都IFS以及成都远洋太古里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分列成都主要商业综合体第一、二名,而成都IFS更是连续三年领跑。此外,群光广场也毫不示弱,今年的1月至6月,取得了同比增长17%的优秀业绩,下半年,这座近15万平方米的商场还将努力向全年13.2亿元营业额的目标而努力冲刺。
这些不俗成绩正是我区商业商务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我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05亿元,同比增长10.8%。在前不久召开的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我区更提出,将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为导向,加快推进要素供给侧改革,培育产业生态链生态圈,做大做强总部经济,快速发展新经济,重点发展商业商务、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全力促进主导产业集聚发展,从而实施商旅文融合发展,聚集高端要素,吸附高端消费,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中心、消费中心。
作为成都汇聚城市文化、历史、时尚、商业活动的核心区域,我区现有商业面积超450万平方米,拥有商贸总部企业8家、购物中心9个、大型百货卖场14家、全球旗舰店1家、亚洲旗舰店3家;聚集品牌约4000多个,其中国际一线品牌53个。在过去几年中,我区成功打造了“春熙路―盐市口”、“红星路―大慈寺”、锦江国际汽车商贸园区三大百亿商圈,推动了“红星路―大慈寺―水井坊―合江亭”区域商、旅、文融合发展。亮眼的成绩,也让我区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中心、消费中心的“雄心”持续显露。
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让居民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