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新闻:产业扶贫路子多 加快步伐奔小康

发布时间:2017-12-22 09:2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产业扶贫路子多 加快步伐奔小康由成都新闻网采编:“过去,对民族地区扶贫主要就是给资金,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钱一旦用完,又返贫。现在采取给钱用于扶持产业,用发展产业的办法扶贫,改变过去由“单纯输血”变为“自主造血”,既...

产业扶贫路子多 加快步伐奔小康

“过去,对民族地区扶贫主要就是给资金,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钱一旦用完,又返贫。现在采取给钱用于扶持产业,用发展产业的办法扶贫,改变过去由“单纯输血”变为“自主造血”,既助力当前精准脱贫,又管长远助推藏区幸福奔康”区援藏办相关负责人说。
 

在新一轮对口帮扶炉霍县工作中,我区注重产业扶贫,实施“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帮扶措施,协助受援地党委政府大力发展传统现代农牧业、观光农业、雪域俄色龙头企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为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农牧民群众的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引进企业经营农业
传统产业注入活力

 

“脱贫增收要有产业,培育产业要有企业,做大做强产业,老百姓就业才有门路,增收才有渠道,脱贫奔康才有希望”这是我区在对口帮扶炉霍县过程中和受援方炉霍县形成的思想共识。
 

2014年年底,我区帮扶炉霍县引进山东寿光盛煌农业,使之成为了甘孜北路片区第一个引进企业经营农业的县。

 区援藏办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2014年年底,我们在斯木乡吉绒村试点,由政府托底,一是土地按500元/亩给流转费;二是村民可自愿到企业务工,100元/天;三是安排3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建10个蔬菜大棚,交给引进的山东寿光盛煌农业经营,并将所建的10个蔬菜大棚启动资金作股权量化到户,年底分红。”斯木乡吉绒村村支书朗吉得知当地要引进一家大型农企,建设大棚蔬菜基地的消息后,成为了土地流转的带头人,并立即号召村民们签订土地流转承包责任书,在他的动员下,53户村民参与了土地流转,不久后一座大型的蔬菜大棚基地落户在了这里。
 斯木乡吉绒村53户村民都成了股民,和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2016年年底,盛煌农业蔬菜产业园内累计建成40个蔬菜大棚、1个观光农业大棚,企业获得了利润8万元,进行了分红,老百姓作为股民,尝到了甜头。?三年过去了,园内又新建起了100个蔬菜大棚。大棚内的黄瓜、番茄、青椒等蔬菜替代了青稞、土豆等当地的传统农作物,盛煌农业与尚作有机签订了5个月的供货协议,为这些高原生产的蔬菜瓜果,搭建了互联销售平台。村民们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把土地流转出去后,我们又应聘成为企业工人,收入比以前高了好几倍。”正在棚内工作的俄色拉姆说,现在全年的纯收入达到了4万元,这让她家中的经济状况大变样。
 

产业扶贫路子多 加快步伐奔小康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