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新闻:清官廉吏是如何炼成的?(4)

发布时间:2017-01-20 22:20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清官廉吏是如何炼成的?(4)由成都新闻网采编:经过在山西永宁书院几十载的苦读,于成龙获得了文化和思想的深厚积淀,终于厚积薄发。当康熙新朝急需用人之际,于成龙掣签出仕,无疑成为了一颗官...

经过在山西永宁书院几十载的苦读,于成龙获得了文化和思想的深厚积淀,终于厚积薄发。当康熙新朝急需用人之际,于成龙掣签出仕,无疑成为了一颗官场新星。当他坐着驴车,怀揣着母亲典地和乡亲们为他凑的盘缠,离开故乡的堡门时,即开始了他出将入相、出神入化的传奇。这有他尔后一连串艰难的脚印佐证。他的作为,他的担当,二十三载的官场岁月,掷地有声,引起大江南北的回响,印证了这位三获“卓异”评价的廉吏于成龙非凡的人生。

电视剧毕竟是艺术创作,在原则范围和道德准则既定之后,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可不必拘泥于所谓的“历史真实”,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剧中有一个场景,初冬第一场瑞雪降落的夜晚,三个意气风发的读书人得知朝廷急需用人,可直接去北京掣签为官之时,兴奋之余,不约而同地齐吟:“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个情节,道出了主人公于成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志向,道出了“父母官”的真谛。按照历史记载,这副对联产生在于成龙时代之后,但此时依此联描绘于成龙的心声,确实是再准确不过了。

吴子牛说,读书与做官也是这部剧的亮点之一。剧中信手拈来的官员,比如章吉仁、周瑞和、金光祖、张朝珍、陈廷敬、熊赐履、明珠甚至屈九万等人,无一不是经过严格的科考而入仕做官的,不是举人就是进士,甚至榜眼、探花、状元……毛泽东曾经说过:“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可见,深厚的文化积淀、高远的思想境界、博大的人文情怀对一个官员是多么重要!

亮点三:回应现实关切“接地气”

清官廉吏是如何炼成的?(4)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