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力介绍说:“这是四川第三次发现‘仙女虾’,而且这个地理位置算是距成都市区最近的一次。”距了解,前两次发现“仙女虾”的时间地点分别是,2014年6月,成都南门附近的一个植树水坑里第一次发现;2015年5月,彭州一个农田里第二次发现。
科普一下
“仙女虾”其实它不是虾
昨日,在观察完现场环境后,赵力表示,这是容易出现 “仙女虾”的典型环境,“废弃的建筑水坑,里面有泽蛙、水草以及浮游生物等物种,很显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小的水体生态环境。”
至于原因,赵力分析,一般泽蛙从产卵到幼蛙出现至少三个月,而“仙女虾”从孵化到成年只需两个月,因此在时间上是充裕的。
虽然生活在水里 但要有恶劣环境激活
赵力表示,以前肯定有“仙女虾”在这里生存过,土壤里留下了它的卵。不过,“仙女虾”的出现有季节性,“它不会出现在永久积水的地方,往往会选择季节性的水塘。因为卵在孵化前,需要一段时间的干燥环境,这就类似恶劣环境的激活才会使它成功孵化。而每年的5-9月,特别是6月左右,最容易出现‘仙女虾’。”
赵力还说:“水里的浮游生物、腐食、水草等物种,是‘仙女虾’喜欢的食物。加上这里 没 有 它 的 天敌——食肉鱼。所以,综合来看,这样的环境出现“仙女虾”也不足为奇了。”
寿命只有两三月 卵可以在高温下休眠
赵力介绍,市民发现的是平时不易见到的季节性水生甲壳动物,有两亿多年历史。实际上,“仙女虾”学名“枝额虫”,虽然名字中有个虾字,但它们其实并不是虾。“它和虾是远亲,和鲎虫(三眼恐龙虾)则是近亲。它们都是远古的物种,和恐龙是同时期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