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新闻:大学心理学老师醉心做匠人:木作是“心灵良药”

发布时间:2018-02-22 03:36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大学心理学老师醉心做匠人:木作是“心灵良药”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四川 都市 要闻 摘要 社会 民生,金堂要闻-金堂要闻...

大学心理学老师醉心做匠人:木作是“心灵良药”

贾磊从研究生开始就立志做一个都市木匠,享受慢生活。

  每日午后,在成都魁星楼街的一栋楼里,许多都市青年戴着口罩,穿上围裙,全神贯注地拿着尺子和模具在各种机器间穿梭。在这里学习的学员都感念于醉心木作时的专注,正如这间木工工作室的主人贾磊所说:“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颗匠心。”

  做木匠,追求的是慢生活。一个普通的木勺可能要做6小时,一个布满独特刀痕的木盘可能需要好几天,至于组合更多、更复杂的木艺作品,可能要用两三周才能完成。面对这项“低效率”的工作,贾磊表示,雕琢木艺,要的就是这样的慢节奏。如今,城市许多白领、老师、文员、学生也爱上了这门手艺,做起了都市木匠。

大学心理学老师醉心做匠人:木作是“心灵良药”

贾磊为学员讲述木作的技巧。

  研究生“木工” 初心是为了环保

  贾磊在云南长大,从小于树间玩耍,木头对他有独特的磁场。从2008年研究生阶段开始,贾磊便是一位环保和乡土保护的志愿者和工作者,他说,“某个物品,若是主人亲手制作的,或这个东西对于主人来说有故事有意义,他就和物品有了情感联系,就不会轻易当废物浪费丢弃。”正是环保工作带来的想法,让贾磊下定决心在城市成立木工工作室。

  3年前闲逛至魁星楼街的贾磊夫妇,刚好碰上了一间空置的“阳光房”,在模模糊糊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后,贾磊得到了入驻许可,木工工作室也由一个想法变成了现实。“入驻半年,我一直闭门筹备设计,邀请朋友来体验、试课,连房东都急了。”当自己的想法变成了朋友们都认可的切实可行的现实后,贾磊才开放了工棚,让更多的人参与体验。

 [1]  [2] 下一页

自定义html

大学心理学老师醉心做匠人:木作是“心灵良药”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