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新闻:揭秘全球首颗量子卫星 量子通信关键技术“成都造”(3)

发布时间:2018-07-10 15:42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揭秘全球首颗量子卫星 量子通信关键技术“成都造”(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发射成功后,这颗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将在500公里的近地轨道以每秒7.9公里的速度划过天际,通过每一个接收点的空域时间大约只有五分钟左右,由于不是同...

  发射成功后,这颗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将在500公里的近地轨道以每秒7.9公里的速度划过天际,通过每一个接收点的空域时间大约只有五分钟左右,由于不是同步卫星,这颗量子卫星将以椭圆轨道绕地球飞行,这就表示,对每一个接收点来说,一天就只有一次机会和卫星进行通信连接,所以每一次的机会都弥足珍贵,需要严阵以待。

  星地“互动”

  关键通信技术“成都造”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表示,普通卫星只要顺利升空就意味着至少成功了一半。但对于量子卫星来说,发射升空却仅仅只是开始,卫星在太空中与地面几个光学实验站的“互动”,才是此次量子卫星实验的重头戏。通过中国研发的星地量子通信设备,经过编码的光子将被发射到地面,由地面系统负责接收。量子卫星的两个激光器必须分别瞄准两个地面站,精度极高,被称为“针尖对麦芒”。实现从卫星到地面站的量子密钥分发后,光学地面站就可以接收卫星下来的信号,进行量子通信。而这个地面站的“星地量子通信地面光学通信终端系统的研制和试验”正是由位于成都的中科院光电所完成的。墨子为名

  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

  “关于这颗卫星的命名,我们考虑了好久。”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最终命名为墨子,缘起于已故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老教授钱临照。

  “墨家逻辑是全球三大古老逻辑体系之一,而逻辑体系是科学的基础。”潘建伟说,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并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就像国外有伽利略卫星、开普勒望远镜一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先贤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他说。

揭秘全球首颗量子卫星 量子通信关键技术“成都造”(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