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新闻: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半年报”数据背后(2)

发布时间:2018-07-20 10:0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半年报”数据背后(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以对象、范围的变化为例,监察体制改革后,从监督狭义政府转变为监督广义政府,填补了监督对象上的空白,监督内容上也覆盖了从好同志到阶下囚的广...

以对象、范围的变化为例,监察体制改革后,从监督“狭义政府”转变为监督“广义政府”,填补了监督对象上的空白,监督内容上也覆盖了从“好同志”到“阶下囚”的广阔中间地带。与之相适应,反映6类监察对象不依法履职,违反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和道德操守等规定,以及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检举控告,亦被纳入信访举报受理范围。这就不难理解,在接受信访举报方面,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7.6%,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24%;在处分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方面,相应增幅分别达到13%和56%。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接受信访举报等方面数据的增长,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正风反腐战场上党心民心的同频共振。

“前后台”分设,把监督挺在前面

在今年第一季度通报用“审查调查情况”取代“纪律审查情况”基础上,本次通报首次采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这一表述。

这样的变化,真实反映了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正在推行的一项改革——通过监督检查与审查调查部门“前后台”分设,将力量向监督倾斜,把监督挺在前面。

去年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规定,建立执纪监督、执纪审查、案件审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市地级以上纪委可以探索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部门分设。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推进,“分设”要求已逐步在各地落实。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首要职责,在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基础上,转变以办大案要案论英雄的政绩观,通过“前后台”分设加强对联系地区或单位的日常监督,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水平和效率,着力构建系统完备、衔接贯通、同向发力的全方位权力监督格局,亦是通报数据“飘红”的一个重要原因。

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半年报”数据背后(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