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新闻:四川在全国率先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2)

发布时间:2018-10-08 19:5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四川在全国率先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在丹棱县梅湾村村民袁治德的印象中,8年前的家乡,是个“垃圾满山坡”的落后村落,村民们习惯将垃圾直接扔到路边,风一吹就汇聚到河里,“垃圾围...

在丹棱县梅湾村村民袁治德的印象中,8年前的家乡,是个“垃圾满山坡”的落后村落,村民们习惯将垃圾直接扔到路边,风一吹就汇聚到河里,“垃圾围村”是当时全省村庄环境卫生状况的真实写照。

据统计,2007年,全省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仅387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8%,生活垃圾转运设施严重缺乏。为改变这一状况,省委、省政府站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高度推动此项工作。资金保障迅速跟进,省级财政安排11.78亿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带动各地通过财政投入、整合专项、社会融资等渠道,共投入资金64.7亿元,用于镇乡和村庄建设和添置环卫设施设备。截至今年5月,全省建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已达到4401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3.4%。

不断完善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是四川成功通过验收的一大“加分项”。2011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这部全国首部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地方性法规,将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依据该条例,我省建立了村庄清扫保洁人员队伍。截至目前,全省配备村级保洁员的行政村已达46656个,占总数的98.9%,村庄保洁人员队伍已达21万余人。

“环境好了,我们村还发展起旅游,很多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了。”袁治德说。

【加分项二】

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探索多种模式

丹棱县龙鹄村如今已名声在外。地处丘陵地区的村庄,创新农村保洁清运的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确定垃圾收集和常态保洁承包人,全体村民每人每月出1元钱,村民和村委会实施有效监督……“村里每年给我承包费3万多元,除去开销,至少有1万多的收入。”作为村里公开竞标出的保洁承包人,蒋光敏很有干劲,“请大家随时来村里检查。”

因地制宜,通过村民自治等方式创新农村垃圾治理新模式,是我省成功通过验收的又一大加分项。

四川在全国率先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