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新闻: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6)

发布时间:2020-03-18 09:0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6)由成都新闻网采编:2018年,美国人威廉麦克尼尔撰写出版了《瘟疫与人》一书。书中,麦克尼尔谈到了一个令他十分迷惑的现象中国清代瘟疫高频率流行,人口却出现激增,...

  2018年,美国人威廉·麦克尼尔撰写出版了《瘟疫与人》一书。书中,麦克尼尔谈到了一个令他十分迷惑的现象——中国清代瘟疫高频率流行,人口却出现激增,清中期突破一亿,末期达到三亿,而同时期的欧洲总人口才一亿五千万,而且是低度增长。这其中,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中医的贡献功不可没,尤其与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的推广有关。

  曾经肆虐人类的天花,1980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已在全世界彻底消灭。人类医学史上的这一伟大成就,缘于中西医早期的一次碰撞:中医人痘接种术的实践运用与西医人的科学实验精神。

  中国人最早预防的方法是接种天花,让未曾发痘的小儿穿上天花患儿的内衣,或将天花病人的疱浆挑取出来,阴干后吹到健康人的鼻孔中,接种上天花后就不再感染。接种术发现后,大大降低了中国天花病的死亡率。

  中医人痘接种术于18世纪流传国外,启发英国医生詹纳发明了“牛痘”来代替“人痘”。后来,牛痘接种术又传向世界各地。今天,由当初牛痘发展起来的疫苗技术已成为现代医学对付瘟疫最有效的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屡建奇功。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暴发流行乙型脑炎,死亡率很高。在疫情紧迫的情况下,政府派去了中医名家蒲辅周。蒲老结合中医理论及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明朝末年的中医名家吴又可在创作《瘟疫论》时肯定没有想到:他为防治传染病所开的一剂药方,在360年后的2003年,又被现代人用来应对一种全新的传染病——SARS。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惠及全球数亿人。

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6)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