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根根一般的麦秆,遇见巧手和匠心,便能获得艺术的生命,展现无尽的变化与魅力。麦秆画,这一极具乡洋气息的官方手工剪贴艺术,对最原始的大地作物停止艺术加工,留下了来自乡土的古朴美感。
柏合匠人刘涛,从柏合草编艺术中探求,衍生出了具备本人风格的麦秆画和浮雕艺术,柏合人对麦草的传统加工,得以完成愈加艺术的改造和创新。
自学成才
今年36岁的刘涛,是土生土长的柏合人,从小他就对手工十分着迷,蜡烛、木头、草辫,放在他的手上,就会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刘涛的爷爷和父亲都知晓刺绣,手上活的精细在这个家庭并不稀罕。
18岁时,刘涛末尾尝试用蜡烛、竹片等制造本人的“作品”,这些创作,没有业余教员的指点,大多是他本人经过学习和探索积攒阅历。他对照着父亲去黄鹤楼旅行时带回来的旅行画册,看着图片上壮观的建筑,发散着本人的设想,用了几个月的工夫,做出了一座高约30厘米的竹雕黄鹤楼。“这个作品做得十分细,瓦都是一片一片粘下来的,门和窗都可能开合。”刘涛回想,他第一次在手工中失去极大的成就感。
2002年,22岁的刘涛进入了一家工厂学习木工,因为之前自学打下的手工根底,他进步很快,没用多久就可以游刃不足地停止独立创作。他前后在多家工厂工作,也逐渐构成了本人的一套手艺。也就是在这个时分,他接触到了麦秆画。
麦秆成画
作为柏合人,刘涛对草编并不陌生,很小的时分,掐辫子对他来说就已经不是难事,如何制造一顶柏合草帽,他十分清楚。2004年左右,仰仗着本人的手艺,他已经在圈子里有了一些名望,此时末尾有人找到他,探讨麦草的更多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