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新闻:上海这样管理“拥挤病”(3)

发布时间:2016-11-10 09:12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上海这样管理“拥挤病”(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大整治展开以来,全市路线交通事变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降落24.27%、13.62%、46.69%,其中机动车违犯交通讯号、超速行驶引发的事变数分别降落...

  大整治展开以来,全市路线交通事变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降落24.27%、13.62%、46.69%,其中机动车违犯交通讯号、超速行驶引发的事变数分别降落70.23%、65.08%。为了进一步确保路线交通的安全有序,上海市人大目前正在踊跃推动《上海市路线交通治理条例》修订,交通违法信息关联集体征信运用、重大交通违法行为与居住证办理挂钩等一批“重磅”措施有望出台。

  强化科技创新,向交管精细化要能源

  现在,“路面警力多了”是上海市民的共同感受,但这会不会只是一阵风?能不能做到精准管理、无一纰漏?上海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白少康示意,“交通大整治没有工夫界限,要坚韧不拔”,同时向科技借力是此项工作的另一重要思绪。

  马路上车流滚滚,一声刺耳喇叭响起,原先基本无奈认定是哪辆车收回的。现在这个看似“无奈实现的义务”已被警方降服。记者站在某个路口看到,左近的电子屏上不时显示违法鸣号车辆的号牌,执勤交警手机上同步收到4组照片:鸣号车辆的详细地位、喇叭声源模拟图、车辆近景和车牌特写。

  这略显科幻的场景是上海市公安局开发的“违法鸣号现场查处辅助系统”的实践运用,基于定位狙击手地位的声呐监测手腕,对肯定区域内机动车违法鸣号行为实时采集。借助这一“神器”,大整治末尾仅半个月就胜利查处违法鸣号近3000起。

  在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办公室,科技处处长桑志刚饶有兴味地引见了不少“小发明”:

  ——创新晋级“电子警察”性能,使用视频图像辨认剖析、以图搜图等技术,捕捉开车打手机、不系平安带等违法行为,目前全市已建成利用5400余套,明年将达到1.8万套。“以往电子警察抓拍违法行为,几天后才会告知违法者。现在为了避免违法者在同一中央重复违法,同时对其产生即时警示作用,咱们守旧利用了交通违法即时告知短信平台,违法者2—3分钟内即可接到告知短信。”

上海这样管理“拥挤病”(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