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滩原子城。
王菁珩和妻子饶冬金1962年2月在二二一基地拍摄的结婚照。
二二一基地守业时,指导和职工居住的帐篷。
海拔3000米,是许多人高原反应的临界点。
位于青海省会西宁市北边102公里处,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金银滩草原,平均海拔3500米,现在是青海省最漂亮的高海拔草原之一。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数百名中国顶尖的科学家、上千名大先生以及数以万计的工人、束缚军战士离开这里,隐姓埋名地奋斗了30多年,将金银滩建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一座货真价实的“原子城”。
原子城有一个高度窃密的名字——国营二二一厂。1964年中国胜利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和1967年中国胜利爆炸的首颗氢弹,都是在这里研制出厂的。30多年间,二二一厂参与和见证了新中国核工业前行发展的每一步,它更是“两弹一星”和“四个所有”核工业肉体孕育、构成的摇篮之一。
现在的金银滩不再是军事禁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化剑为犁的核武器研制基地,这里早已恢复了草原的漂亮风貌,成为了海北州著名的旅行和度假胜地。
“后方”在那里
1960年10月,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系的一间大教室里,108名航空发动机工艺业余的毕业生正在期待校指导宣布工作单位分配名单。
王菁珩就是其中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