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一年多,用了上千张照片,拼出一张长20米、宽0.75米的长画:200多座老建筑、数十个成都民俗铜像、许多名山大川、200多名神态各异的游客,变脸吐火、磨菜刀掏耳朵的成都民俗文化等,组成了这张长画《宽窄巷子》。
●作者是今年62岁的成都市民郭勤。他从小生活在宽窄巷子附近,见证了宽窄巷子成为一张城市名片。爱好摄影绘画的他想为宽窄巷子“拍”一张“全景标准照”。
扛着梯子
给800多处古建筑拍照
6月8日上午,在紧邻宽窄巷子的柿子巷一小区内,郭勤徐徐展开一幅画,长10米、宽0.3米,这是《宽窄巷子》的缩小版,标准版长20米、宽0.75米,正在做版权登记。
郭勤是老成都人,从小生活在宽窄巷子附近,见证了宽窄巷子成为一张城市名片。当过老师、做过广告设计又爱好摄影绘画的他一直在想,如何能够集中展现成都的民俗文化、市井文化?近年来流行起来的摄影画让他有了灵感。摄影画,是将绘画与摄影相结合,在拍下的场景中进行画面叠加和物体拼接,创作出或具有油画效果、或类似中国画的摄影作品。
制作摄影画,收集素材是个浩大的工程。去年5月,郭勤开始拍摄宽窄巷子的老建筑照片。宽窄巷子是知名的旅游景点,游客川流不息,为了拍摄老建筑照片,每天早上7点,他就扛着人形梯出了门,“拍之前我就去过好几次,早上7点半以前,游客比较少。”
郭勤挑挑选选,从800多处老建筑的标准照里选出了三分之一留用。光有建筑照片还不够,跳拱、铲牛牛儿、看西洋镜、变脸吐火、磨菜刀掏耳朵等40多个成都民俗文化和手工艺者铜像则来自小南街、春熙路等地。为了拍一张“讲故事”铜像,郭勤还特意跑了一趟大邑。“雪山的照片是前些年拍的,重新拍肯定来不及。”郭勤说。
缺了人情味
第四版“推倒重来”
交通资讯,天府龙泉驿,龙泉驿新闻网,成都龙泉驿区门户网站,成都经开区,成都国际汽车城门户网,成都龙泉官网,成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