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越大,他们的业务不仅限于绵阳客户,也有外省客户找他们做推广。2015年下半年,绵阳大V小孙在家中休息,一位北京的汽车商通过微博私信找到他,商量汽车推广业务,双方谈好价格6000元。随即,小孙根据汽车商提供的材料,编好了文字,交由汽车商审核后,汽车商立即通过支付宝转账,小孙也马上在微博上进行了推广。整个过程,小孙用时不到两小时。
还有一次,几名草根大V到一家餐饮店吃饭,当老板得知几人是知名大V后,不仅没有收他们的饭钱,还每人封了几百元的红包,老板只有一个要求:用他们的微博对饭菜的口味进行一个评价。
阿彪说,现在他的主要收入是通过微博给商家做推广,然后拍摄一些视频发在网上挣稿费;还有就是参加一些商家活动,别人给辛苦费,“每个月收入高时上万元,少则也有三四千元,而且花费时间并不多。”
杨唐称,他的微博推广收费价格,是根据内容来进行收费的。比如说一个比较好耍、好吃的地方开业,价格就相对便宜,只有100元左右;如果是医院、企业等进行推广,价格就是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条。
/ 潜规则 /
删帖费叫“感谢费”
不主动开口,要有中间人
相对于收钱为企业做推广等,有偿发布、拿钱删帖更成为这些草根大V获取灰色收入的“潜规则”。
一个月前,绵阳某知名自媒体人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帖,然后涉嫌删帖收钱5000元被曝出。草根大V们对此并不避讳,甚至对成都商报记者坦言:这其实是自媒体行业的潜规则,但删帖不是收删帖费,而是叫“感谢费”。
一位不愿具名的草根大V称,不管是他们做微博也好,还是其他做微信公众号的自媒体也罢,难免会在接收网友爆料时,刊发一些对某人或者某企业有负面影响的文章,而这些文章,恰恰又是粉丝们喜欢看的内容,还能吸引眼球,引起更广泛的传播,不仅可以增加微博的影响力,也能增加粉丝。而当一个负面消息扩散开时,被曝光的人或者企业就会找上门来,希望删帖,消除影响。这就成了自媒体行业的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