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跑顺风车送客途中,与一辆轿车发生交通事故,现在保险拒赔,滴滴平台也不赔。”今年3月5日,市民钟先生在跑完一天快车后,回家途中接了单顺风车,没想到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责任认定他自己负全责。事故造成对方车辆维修费共计7万元,钟先生找到保险公司索赔遭拒,称“改变了车辆性质,为营运性质,不予赔偿”。同时,滴滴平台也以顺风车为居间服务为由,不承担赔偿责任。
由于维修费找不到承担方,对方车主将钟先生、保险公司、滴滴公司一同诉讼至法院。近日,一审判决结果公布:法院判定保险公司仅负责2000元的车辆交强险,商业险不予赔偿,滴滴公司不赔偿,其余维修费用由钟先生全部承担。
对于一审判决,钟先生认为,驾驶顺风车途中是在履行职务行为,非居间关系,赔偿责任应与滴滴平台共同承担,随即提出上诉。
滴滴司机:
跑顺风车遇车祸 滴滴保险拒赔
钟先生家住成都,他在滴滴出行平台上分别注册了滴滴快车和顺风车业务,平时利用空余时间跑网约车,已有数年时间。
今年3月5日,钟先生接受了十余单快车业务,最后一单目的地位于青白江。送完乘客已是晚上11点左右,他准备返回龙泉驿的家,便接了两单顺风车。接上第一位乘客后不久,钟先生在路口与一辆白色现代车相撞,车辆受损。后经交警部门认定,钟先生负全责,对方车辆维修费需7万余元。
当他找到保险公司理赔时,却遭到拒绝。“购买保险时合同中注明的车辆使用性质为非营运,现在车辆性质发生改变,我们有理由拒赔。”保险公司在调查中发现,钟先生有跑网约车的行为,这样一来便改变了车辆使用性质,与钟先生购买的车险承保合同内容不一致。
■要聚焦复工复产、稳产满产、解危纾困三大任务,持续深入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并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 ■社区发展治理是提升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