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佑体质一直很差,去年还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做了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杨女士介绍,今年5月,佑佑因“肺炎、营养不良、脑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术”,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治疗。
肺炎好转后,佑佑出院,不料一个月后又患上肺炎。
她再次带孩子回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听说该院康复理疗科对儿童脑病的治疗效果很好,7月11日,她找到科室医生李颂江。
“他告诉我孩子情况很严重,当天就做了一次治疗。”杨女士回忆,治疗分为两次,第一次四五分钟,两小时后再做一到两分钟,其间对孩子进行肢体按摩。每次收费100元。
此前,她并不了解“摇头治疗”手法,当看到孩子被前后摇晃、揉搓脑袋,杨女士“心疼得直掉眼泪”。
在杨女士提供的另一段视频中,孩子躺在床上大哭,医生揉捏其手指、眼睛、鼻子等部位,并拍打孩子头部。
为何还会继续接受治疗?“看到科室里别人孩子也是这么治的,心想,忍一忍说不定就治好了”。她说,整个诊室只有李颂江一位医生,每天有30多个孩子在这里治疗。
佑佑每天都到医院,治疗时总是哭。但除了回家睡得比较多,佑佑并没有明显异常,直到7月19日。
“那天治疗结束,孩子一直不张嘴,他说让我们去口腔科看看,后来我就发现孩子不对劲,出现休克状况,赶紧抱着跑到急诊室。”杨女士回忆。
她怀疑佑佑身体突然恶化跟“摇头治疗”有关,希望院方给个明确答复。8月24日,在没等到答复的情况下,杨女士将治疗期间拍摄的上述视频发布网络。“我就想让大家评评看,摇头治疗可不可取,这种做法合不合理?”
医院
对诊疗行为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