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新闻:30分钟北京到上海?中国超级高铁何时梦想成真(2)

发布时间:2017-09-11 14:02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30分钟北京到上海?中国超级高铁何时梦想成真(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尽管这个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施欧文彼西弗认为这次测试的重要性堪与莱特兄弟的第一次飞行媲美。但这个速度与设想之间的差距显然还是有些大,并不比现...

  尽管这个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施欧文·彼西弗认为这次测试的重要性堪与莱特兄弟的第一次飞行媲美。但这个速度与设想之间的差距显然还是有些大,并不比现有的交通工具更快——目前我国的“复兴号”高铁标准速度为350千米/小时,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运营速度可达430千米/小时。

  “超级高铁”该如何在速度上取得突破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三部“高速飞行列车”项目技术负责人毛凯表示,核心是要减少空气阻力和轨道的摩擦力。“它的基本理念是建造一个真空管道从而降低列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同时利用磁悬浮技术减少轨道的摩擦力,实现速度的突破。”毛凯说,这也是目前“超级高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较多认同的技术理念。

  毛凯介绍,此前世界上宣称开展大于1000千米/小时运输系统研究的两家美国企业——超级高铁交通技术公司(HTT)和超级高铁1号公司,都设想利用低真空环境和超声速外形减少空气阻力,通过磁悬浮减少摩擦阻力,从而实现超声速运行的运输系统。

  技术难题待破解

  此次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究论证的“高速飞行列车”并非中国唯一的“超级高铁”计划。2016年,我国最大的轨道列车生产商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也启动了一项速度600千米/小时的磁悬浮列车的研制,而西南交通大学超导与新能源研究开发中心在2011年以前就开始涉及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研发。在该开发中心教授赵勇看来,“超级高铁”系统所需要的真空管道技术和磁悬浮技术,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研究,但要攻克的难点还有很多。其中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首先是真空管道的低成本建设,即如何以低成本实现、维持一个大体积的低真空空间。未来的“超级高铁”要实现载人,怎么建造站台,能够既方便乘客上下车,又维持管道的真空状态,就是一个尚未破解的难题。另外两个难点则来自动力系统和磁悬浮技术。“‘超级高铁’需要采用直线牵引技术,但目前这一技术的功效尚不能满足其动力需要,有待改进。其次,目前的磁悬浮技术对于‘超级高铁’而言,也不够稳定。”赵勇说。

30分钟北京到上海?中国超级高铁何时梦想成真(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