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新闻:八问共享单车治理(4)

发布时间:2017-09-19 09:41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八问共享单车治理(4)由成都新闻网采编:王江燕:企业也适用信用管理制度,运维是单车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应设立奖惩措施,监督企业在运维方面的作为,不要盲目无序扩张。...

  王江燕:企业也适用信用管理制度,运维是单车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应设立奖惩措施,监督企业在运维方面的作为,不要盲目无序扩张。

  刘岱宗:维护的人力物力必须跟上投放量,这是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政府在这里须起到监管作用,比如,西雅图就要求企业在车辆损毁24小时之内运回维修。我们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制定一个标准,然后去测量企业运维能力是否达标,形成一定的奖惩机制。

  追问7

  停放点不足问题如何解决?

  陈艳艳:如果停放点远无法满足停放需求,那可能是车辆超出了城市承载容量。现阶段共享单车数量受到可停放空间和道路资源限制,车辆忽然增多,大家对停车和行驶空间关注度提升,相关部门以后也会充分考虑非机动车的需求量。

  再者,尽可能划分更多停车空间,比如适当压缩机动车停车位等。企业也需要提升周转调度能力,运维人力要跟进。

  刘岱宗:我觉得应该以需求为导向,现在公共自行车在不断增加,政府是否可以考虑让机动车道释放更多空间让位于非机动车道,也就是释放更多路权。近年来机动车增多占用了大量用地,而新的建设用地没有增加,让人们误以为是自行车扎堆停放造成交通无序。当然,企业通过精细化运营提高调度和周转率始终是我强调的解决方法之一。

  追问8

  热门区还车价高是否可行?

  陈艳艳:我觉得可能性不大,效果也难说。可能用户觉得停得远,麻烦,或者近了价格高,不愿接受,他又回归原来的出行方式了,这个措施的目的就难以达到。

八问共享单车治理(4)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