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逐渐长大离开的孩子,大部分父母牵挂的心情是相似的,作为母亲的李云亦如此。在她信中,一字一句,都流露出对孩子的思念和爱。“你刚出生,躺在婴儿篮里睡觉。等我麻醉醒后就一直在仔细观察你的长相,数了手指脚趾,各10根,不多不少,我放下心来”、“大约2岁左右,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你口齿伶俐地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了”、“小学五年级刚学了分数,你活学活用,开始分配自己的财富”……从牙牙学语到蹒跚走步再到现在结实的小伙子,李云陪儿子度过了人生中重要的阶段,在李云的信中,儿子成长的趣事、开心事也都一一被记载。
确切地记得孩子成长的诸多细节,对一个母亲绝不是偶然。在李云心里,儿子成长阶段的一幕幕情景她都舍不得忘却,这些回忆就像一幅幅彩色的动画,时常在她脑海里浮起。如今,儿子快要离开家了,到外地求学,在李云看来,即使儿行千里,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始终不会改变,儿子也会给她打电话,发邮件,但是李云一如既往地写信,见字如面,还“口是心非”说着“不要挂念”。
“儿子,今天就写到这里吧。以后我会陆陆续续把你读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事儿写给你。”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即使求学在外,但是父母的爱从来不会缺席,“我希望用我的言语,我的家书陪你走过你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李云在信中说。(本报记者刘佳)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