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而下,陡沟河污水处理厂全天24小时卯足了劲处理污水,可即便如此,每天仍有0.8万吨左右的污水没有办法处理,溢流下河。怎么办?水务部门给出了解决办法:增设临时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其日处理能力达到0.9万吨左右,解决溢流问题。
通过一系列举措,河道水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更多、更扎实的举措,还将陆续展开。
陡沟河之畅:阳光排口 源头纠错 提示扩能
治标背后更治本达到“根本变”
在区环保局专业人士看来,河流的污染成因不在一朝一夕,无论是对原有的雨污分流,还是增添临时污水处理设施,都是“治标”,要让陡沟河彻底恢复清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立竿见影。正因为如此,“治本”的措施更要全面跟进,才能确保陡沟河在这场治理中取得实效,逐渐清起来、美起来。
在源头治理上,“阳光排口”将是我区在全市河渠治理中率先启动的一项探索措施。具体来说,通过在排水企业、小区等建立透明的排口,即污水观察井,让人可以一目了然看到排水的情况,并设置标识标牌对排水内容进行公示,一旦发现排污等问题,可直接拨打电话投诉举报,水务、环保等部门将快速处理。
按照相关安排,今年10月起,新建项目的排口必须建成“阳光排口”,到明年将完成40%左右的排口改造,到了后期,这部分数据还将逐渐增大,让更多排水口置于阳光下,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