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咫尺的大学生涯总是令人向往的,但对于大部分首次离家的独生子女而言,一方面父母有诸多的不放心,另一方面自己也对未知的求学道路充满了疑惑。8月16日下午,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举行“金秋基层学子送温暖暨2017年准大学新生经验交流会”,来自蒲草村、龙锦苑社区的10余名2017级准大学生和来自交易中心的优秀毕业生以及社区、家长代表参加交流会,为准大学生们解答疑惑、加油鼓气。
机关干部传经送宝
打造大学生涯“指南针”
即将进入大学的新生应该怎么迎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交流会现场,来自交易中心的四位“百千万”优秀人才围绕大学规划、学习模式、社团活动、课外生活、考研备考等多个方面向在座的准大学生们描绘了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结合自身实际讲授成功经验,传经送宝。
吉林大学历史学硕士,我区2016年引进的“百千万”人才王晓静,风趣幽默地介绍了吉林大学生存攻略以及有趣见闻,细致分析了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学业、生活管理、职业规划等问题,并建议大学生们坚守“学习”第一要位,明确目标,培养掌控时间的能力,同时,她提出一系列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激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希望大家积极适应改变、适应成长,经历四年涅槃,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价值、有潜力、有前途的毕业生。”她的精彩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
另外,来自区交易中心的两位科室领导还就职业规划分享了各自的经验。综合科科长陈虹豆认为大学期间首先要练好内功,全面提升听、说、读、写能力;其次要争当学生干部,多参加群团活动,提升综合协调和应变能力。在就业方面,陈虹豆希望同学们多看报纸、看新闻或者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关注社会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热点和脉搏,以便于毕业后转变角色,适应社会。
准大学生积极发问
期盼翻开人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