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新闻:二维码“扫”出社会新活力(2)

发布时间:2017-10-16 09:3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二维码“扫”出社会新活力(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由腾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知名调研机构益普索共同编制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在用户日常消费习惯调查中,有40%的人出门带现金少于...

  由腾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知名调研机构益普索共同编制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在用户日常消费习惯调查中,有40%的人出门带现金少于100元;52%人月均消费里仅20%用现金;超70%的人表示,只能用现金支付时才会使用现金,100元现金可以使用超过一星期;84%的人表示“不带钱、只带手机出门可以很‘淡定’”。

  “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时,系统会自动记录下具体的花销数字和用途,相当于一个记账本,每月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钱究竟去哪了。”一位移动支付的深度用户说,“而买菜时会找回一堆零钱,其中不乏有硬币,携带不便还容易丢,用起来也麻烦。”

  “最近一次去香港,吃早餐摊,街边饮料用的是港币,200多港元,东荟城和海港城商场购物刷的信用卡,其他地方都是手机支付消费。” 换了1000港元的周小缘几次去香港就都没有花掉,这些钱如今被她当做应急备用。

  别的商家都在用,不用会影响生意

  2013年至2016年的4年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95%。有意思的是,移动支付这五年间兴起后,除了普通消费者购物消费更加便捷外,各行业的商家也意外发现不少好处。北京大学金融与信息中心主任陈钟认为,“支付的现代化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无疑带来了促进作用”。

  腾讯研究院等编制的上述报告显示,在中国零售行业,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各业态均超过50%,便利店以68%的交易占比,成为“移动支付化”最显著的业态。另外,几乎所有的餐饮门店都支持使用移动支付,其中快餐类门店使用移动支付的交易比例高达74%。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商家现在基本都有这个意识——在中国,不支持手机支付会影响生意。

二维码“扫”出社会新活力(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