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艳梅:我的女儿,原本在我们那个地方都很有名的,人非常漂亮,讨人喜欢,还很勤劳。娄滔的奶奶是农村的,她在奶奶那里什么活都干,抱柴火,帮奶奶烤火。可以说,这样的孩子再养十个我都不累。现在孩子生病了,我心理上一直觉得很难以接受。
“她想为社会做贡献”
新京报:现在器官捐赠的事宜到哪一步了?
汪艳梅:8日,武汉这边负责器官捐赠的救护车把我们从恩施接到武汉的医院来,9日签了人体器官捐赠登记表。因为我们以前是在县里的医院住,有一些指标没有达标,现在还要再住院观察,把炎症消到正常人的水平,才能进行下一步。
新京报:怎么看待娄滔捐赠器官的心愿?
汪艳梅:之前她还没有重度昏迷的时候,她说话,我们可以猜到百分之八九十,眼神上也能交流。
捐赠器官是娄滔自己的强烈要求,她不甘心,想要为社会做贡献,我能理解她。娄滔觉得自己书还没读出来,国家培养一个博士生不容易。得病后,社会上这么多好心人在帮我们筹款,孩子想回馈社会。
“孩子给我做了榜样”
新京报:您后来怎么也决定捐献器官了?
汪艳梅:我后来受孩子影响很多,这几天,我跟负责捐献的人说,我将来也要把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我随时可以登记。我就这样决定了,孩子已经给我做了榜样,我也要这么做。
新京报:关于未来有什么打算?
汪艳梅:我最大的心愿,当然还是孩子能活下来。但是现在看到她这么痛苦,治愈的几率又那么渺茫,也许遵从她的心愿才是对的。将来我还是要回到学校,继续教书,这也是孩子的想法。
■ 名词解释
渐冻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