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入秋了,天还没亮,62岁的陈恒秋大爷就拿着扫帚出现在青羊区光华东四路上。陈大爷是成都三创市容环卫管理有限公司的员工,不弹吉他时的陈大爷显得有些苍老,只有他中间短两边长这种几近莫西干的发型,能够辨认出他就是视频中那个“吉他老男孩”。
陈大爷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年轻时曾经在乐山工作,24岁那年,在乐山百货公司看到了一把29.1元的木吉他,把它买下后便如获至宝。1998年陈大爷回成都后开始在路边擦皮鞋,后来又做过保洁和洗碗工,今年9月份,才加入了三创环卫公司。38年来,他身边一直有一把廉价的吉他。“都是自己练,没有条件去找别人教你,只有用空闲时间就抱着弹。”
陈大爷至今未婚,独自一人租住在万家湾附近一处10平米的房间里,靠墙的一把300元的木吉他很显眼,邻居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每天下午,都会听到隔壁大爷弹吉他的声音,有时候跑到旁边的茶馆去弹。
在狭窄的单间里,记者现场观摩了大爷弹唱的《映山红》、《地道战》,还有《红莓花儿开》,他说:“我只是喜欢弹吉他,弹唱可以让人放松,抒发感情。”记者发现,大爷弹吉他时通常都是扫弦,并且只用C调,或许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也无法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训练方法,因此会运用的和弦并不多。不过,大爷熟知吉他每个品格的音阶,可以根据简谱很快地弹一首陌生的歌曲。
感动他人
吉他行承载大爷的音乐梦
如今,每天做完手里的工作,陈大爷都会抱着自己的吉他,在做清洁的路边弹唱,他无需路人给他投钱,纯属自娱自乐。家中的吉他弦已经生锈了,还有轻微的颤音,他一直想换一把好点的吉他,不过一直在犹豫,始终没有下手。如今动辄上千元的吉他,将花去他一个月大半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