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多处文化景观节点
不仅有美景,锦城绿道一期还将依据蜀川胜概图中著名景点的历史方位,结合现场条件,形成多处文化景观节点。据设计单位介绍,目前已完成详细设计的有位于花田湿地段的“芳草古渡”、位于青龙湖段的“青龙墨池”;同时正在根据查阅的当地史载资料,对玉石片区进行相关的文化景观设计。
除了文化景观节点的多样性,锦城绿道一期中绿道的建设形式也非常多样。
滨水道,位于中和湿地、白鹭湾、花田湿地、桂溪生态公园;结合滨水区景观在绿道一侧配有相应休憩模块,包含运动健身、直饮水、自行车停放等功能;绿道一侧与步行栈道结合。
田园道,位于花田湿地、玉石湿地、白鹭湾;绿道的两侧地势相对平坦开阔,两侧可搭配特色农业景观、特色花卉、疏林草坪等。
最为独特的是空中架空绿道,主要位于花田湿地、白鹭湾绿道。这种形式的绿道以高空栈桥的形式穿越在密林之间,增强人与森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同时通过密林上层空间的视线延伸,增强了游览的趣味性。
注重设置人性化设施设备
为了方便大家骑游,锦城绿道一期内部沿一、二级绿道每500米设置临时单车停靠点,配备共享单车停放区和休憩区。同时结合蓝牙信号传感器,实现定点停靠,杜绝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除了设置8处枢纽型单车停靠点,在停车场内也将设置共享单车停放区,实现交通换乘无缝衔接、方便快捷。绿道沿途还将设置直饮水系统和景观坐凳,结合景观环境,达到健身、休息和观景三重体验。
锦城绿道一期根据不同的游线等级确定相应的铺装材质。一、二级绿道强调整体性、功能性,承载自行车和人行功能,采用沥青、透水混凝土路面;游步道、休憩节点强调舒适性、亲和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并在部分段落通过传统铺装形式彰显天府文化,采用花岗石浅草铺装、卵石铺装、枕木、磨盘、砂石、条石、高耐竹、煤渣等材质。
据介绍,建设过程中还强调对生态环境进行重建,为鸟类、鱼类及部分小型无脊椎动物提供栖息地及迁徙廊道,同时通过经修复的自然环境所提供的生态服务,提升景观设计的价值和效果。
据了解,锦城绿道还将秉承创新、开放、体验、安全、运营可持续的建设理念,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使其建设成为匹配国家中心城市水准的智慧绿道。
(袁弘 记者廖玉蓉)
『查看评论』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市民陈庆祥一家没有外出。天鹅湖、青龙湖两大湿地,成了一家人打发时间的好去处。有风景,可以骑行锻炼,还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真的很不错。陈庆祥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