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被“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高铁,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大列车与线路研究所所长翟婉明代表的自豪溢于言表。他创建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助推中国铁路6次大提速。最令他兴奋的是在今年9月,“复兴号”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高铁商业运行速度。翟婉明说,这个速度代表了国家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克难关、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自豪之情在四川团代表中激荡。
“极不平凡!”回顾砥砺奋进的5年,四个字道出了党的十九大代表们的心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代表们认为,四川故事的背后,是中国故事;精彩四川的背后,是辉煌中国。
1
创新求变
转型发展更有力量
事非经过不知难,从污染严重的“中国钢铁之都”到“中国康养胜地”,何丽代表见证了攀枝花的“新生”。
何丽是攀枝花钢城集团四川国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机械制造中心转向架班电焊工,攀枝花不惜重金治理污染源,铁腕关停污染企业,通过“康养+”推动产业升级,走好“阳光”路,城市的这些变化,何丽都看在眼里。“过去大学生一下火车,就说空气味道不对,都不愿意来,现在能留得住人了。”
被列为全国首批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跻身首批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转型中的攀枝花并未失去发展动力,2016年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