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二:交通拥堵。2014年北京市机动车已达到了561万辆。中心城区交通日出行总量达到了4454万人次,早晚高峰路网平均时速25.8公里,工作日拥堵持续时间接近2小时,人均通勤时间居全国首位。全市71%的产业活动和71.8%的从业人员集中在城六区。
根源三:从资源能源看,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的状况决定无法承载过多功能和产业。2014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降至21.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00立方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20。北京市约70%的电、40%的成品油、98%的煤炭、100%的石油和天然气均需外部供应。
根源四:从环境看,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空气质量远未达到国家新标准,PM2.5污染治理成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垃圾处理、水环境治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北京患上了“大城市病”,居民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治理“大城市病”,注定要背水一战。北京“大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功能过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治理“大城市病”的良方。今天的北京市民,几乎是全民参与这场战役,越来越多的市民,适应、支持、享受治理“大城市病”带来的生活的改变。
今年年初,北京掀起了全市范围的“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把疏解非首都功能与拆除违法建设,占道经营、无证无照经营和“开墙打洞”整治,城乡结合部整治,地下空间和群租房整治,棚户区改造、直管公房及“商改住”清理整治等城市管理措施结合起来,与人口调控目标挂钩,确保完成年度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调控任务。
许多居民的生活,在城市的“瘦身”行动中发生了改变。延续了多年的违建被彻底拆除;直管公房不能违规转租转借了;嘈杂的胡同清静下来……城市做“减法”,居民的生活也从喧闹、局促变得安静、舒坦。
本报讯(记者张杰廖玉蓉)3月12日是第42个植树节。当天上午,区委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何勋,区委副书记、区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杜海波,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任闻宇,区政协主席孙波,区委副书...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一些违法建设在部分小区、工地、市场等区域潜滋暗长,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居住品质,成为广大市民的眼中钉、肉中刺。 今年以来,区综合执法局从优化城市发展...
当前,随着成都东进步伐的加快,区域内四大产业功能区有序,我区正经历由经济大区向经济强区迈进、工业城市向公园城市迈进、小康生活向美好生活迈进的全新征程。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相关...
本报讯(记者杨云华)11月6日,全市违法建设综合治理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违法建设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推广交流违法建设综合治理先进...
11月5日晚,成都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龙泉驿区委书记、简州新城党工委书记何勋作客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天府会客厅》,与主持人薛瑾,成都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院长钟翔,以及北京亿华通有限...
本报讯(记者彭体实习记者刘乙力)10月28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指导指标体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正式发布《指导指标体系》。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社治委主任胡...
龙泉英才名片 王乃帅,33岁,北京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在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窑炉结构及成型技术研究,共领导或参与了十项技术研发项目。主要负责完成的照明非球...
陈清芳 宜居 城市形态 山桃草 小游园建设 城市森林公园 城市理念 城市格局 城市生态 城市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