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改”就是要保持城市特性,形成城市更新示范区、工业发展转型区,主要涵盖新都、青白江、彭州等北部城区。据介绍,“北改”提出了“三提升,四强化”规划策略。包括:提升宜业宜居的社区环境、支柱产业的能级、市域的生态屏障功能;强化铁港文化的枢纽功能、首位城市的带动作用、区域快速高效的交通支撑、天府文化的挖掘和展示。
在交通方面,“北改”区域规划将构建4横11纵快速交通骨架,实现1高1快的快速联系,区域高快速路达到“南拓”区域水平。
●高品质优化中心城区
上个月,市规划局披露了《成都市“中优”规划优化方案》,目标及思路为“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最终实现“优功能、优产业、优形态、优空间、优方式”。
张瑛说,通过腾笼换鸟,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城市品质,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的极核功能、优化提升城市业态,发展商业中心、总部中心、文创中心,形成高端服务集聚区,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市民的归属感。按照“中优”部署,市建委将率先对中心城区两江环抱区域进行重点打造。
>>>还优化环境
——“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
成都“增绿十条”带动城市品质提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总规划师陈怡星提到,纵观世界城市的测度方法,可以发现学术界对世界城市的认识逐步转向对城市文化、创新、宜居等软指标的多元关注,普遍认为一个世界城市除了应具有全球资本控制和服务能力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发展能力、文化影响能力、以人为本的宜居环境和公共服务供给。成都不仅自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强担当,树立冲刺世界城市的雄心壮志,还自觉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中强担当,肩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时代使命。同时,自觉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强担当,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的生活城市,把生活城市作为城市永续发展最高目标,作为参与世界城市竞争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