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2日电人社部1日召开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回应了最低工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就业形势、农民工工资等一系列民生热点问题:截至10月底,全国共有1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准备明年迈出第一步;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点;将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17地区发布2017年最低工资标准。
17个地区已经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介绍,截至10月底,全国共有1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10.4%。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的23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的22元。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数量较去年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16年只有9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此外,人社部还透露,19个地区发布了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在8%左右。14个省份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明年迈出第一步
对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进展,卢爱红透露,就目前情况看,全国各地已经基本实现了省级统筹,为全国统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卢爱红说,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加快研究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准备明年迈出第一步,先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均衡地区之间由于人口结构特别是人口的流动导致的抚养比差异过大带来的养老保险负担,调剂余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发挥养老保险互助共济作用,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