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甲”医院血液科医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如果需要的药物缺货,他们一般是建议使用正规渠道的替代药,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才会建议患者去网上买药或者通过一些渠道买进口药,“其实网上购药和从国外购药的很多渠道都不规范,处于一种‘灰色地带’,但这也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以巯嘌呤片为例,这种药品本身就是怕光怕潮的,在邮寄过程中很可能会影响药的品质,导致影响药效。”
某网络购药平台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在市面上能见到的国产巯嘌呤片只有陕西兴邦药业和浙江浙北药业生产的巯嘌呤片,但是现在这两种药已经少有存货,很难买到了。“国产巯嘌呤片现在已经断货了,市面上卖的假货特别多,救命药不敢乱做,国产巯嘌呤片以前才卖50元钱一盒,没有什么利润,所以就停产了,现在能买到也涨好几倍了。现在进口巯嘌呤片的价格是1150元一盒,25粒。进口的价格贵了一点,是因为公司收取了服务费。”因为国产巯嘌呤片的价格比进口的价格低,一些家庭困难的患儿家属四处寻找“救命药”,一旦发现了后就会大量“囤货”。
成本高利润低导致停产
企业表示或将重新生产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国内能够生产巯嘌呤片的有近十家企业,北青报记者11月15日分别联系了这些药企,这些企业普遍表示,目前确实停掉了巯嘌呤片的生产线,有些甚至已经停了两年多时间。
浙江浙北药业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我们药厂2014年左右就开始生产巯嘌呤片了,只是前段时间因产品设备升级减产了一段时间,导致巯嘌呤片的减产。目前有关部门已要求我们恢复生产,预计证书批下来,就可以恢复生产了。”该工作人员说,“作为企业,我们是需要按照市场规律来生存的,但是也确实会面临‘救命药’成本高利润低这样的问题,如果单纯依靠行政要求,可能时间久了还是会出现停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