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新闻:中国血液安全供应水平居全球前列(2)

发布时间:2017-11-21 10:43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中国血液安全供应水平居全球前列(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周长强表示,卫生计生系统始终坚持把质量作为血液安全供应的生命线。一是建立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血站技术规程、标准和规范,加强人员培训和考...

  周长强表示,卫生计生系统始终坚持把质量作为血液安全供应的“生命线”。一是建立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血站技术规程、标准和规范,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健全高危献血员屏蔽制度和冷链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内审和实验室间质评,血液报废率、血液质量相关不良事件保持在较低水平。二是全面落实血液核酸检测策略。2014年,中央财政投入10亿元支持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通过实施核酸检测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窗口期”分别缩短了50%、82%和20%。三是开展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按照“放管服”“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每年对各地血液安全和血液保障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及时向全国通报核查情况,督促各地加强血液质量安全管理。

  天津市血液中心主任杨文玲说:“动员自愿、不以寻求经济报酬为目的的无偿献血者献血,是保证血液质量安全的根本性举措。1998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确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无偿献血制度。《献血法》实施以来,我们不断巩固和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从源头上保障血液质量安全。”

  根据我国现行的血液质量管理规定,仅血液检验就涉及ABO血型、RhD血型、血红蛋白、转氨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等8个项目检验,其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3个项目要进行血清学和核酸两种检测。

  经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工作方面,“国家卫生计生委依托临床检验中心建立参比实验室,开展新发传染病监测。针对我国局部地区献血人员中存在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者问题,指导和督促各地做好监测和预防工作。根据寨卡病毒流行趋势等综合因素,研究拟订防范寨卡病毒经输血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杨文玲说。

  我国合理用血水平持续提升

中国血液安全供应水平居全球前列(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