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罗兰(YSL)、摩纳(Moynat)、德尔沃(Delvaux)西南首店、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中国第二家全系列旗舰店……在地域文化和消费特质的吸引下,越来越多品牌进驻成都,激活整个消费市场的潜在力量。这些消费市场为成都带来更多消费流量,也由此让成都成为“奢侈品第三城”。
消费市场的变化,正在成都市民身边悄然发生。近年来,成都新增的大量商圈和购物中心,不仅反映了成都的新兴生产服务业正在增长,同时也让消费服务业综合实力领跑中西部。
这个改变,在数据上可见一斑——2016年,成都十大快时尚品牌的门店总数为79家,仅次于上海和北京,排名全国第三。而在2017年上半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1.8亿元,经济总量贡献率位列全国第一。
新的变化,也在引导着消费市场领域的增多。在成都,教育、医疗、养老、娱乐等中高端消费领域正在全面爆发,这些场景出现在成都的各个市场。当这些消费需求得到了挖掘和释放,将对成都消费力产生很强的促进作用。
文化消费的崛起,就是成都在调整消费结构中的特色产业。在实体书店不景气的今天,成都市的书店总量却达到700余家,从早期被评为全球十佳书店的老书虫书吧到来自新加坡的Page One书店,都在成都扎根。根据亚马逊2015年图书总销售量排名,成都在各大城市中位居第六。
市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也正在改变着消费市场。不仅要像过去一样满足功能性的消费需求,还要更多地追求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及良好的消费体验。新技术带来的市场新供给,正在逐渐激发人们潜在的需求,如VR眼镜、拟人机器等全新概念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