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环卫工人们不知道哪里来的椅子,不敢坐。后来听周围人说,这是旁边书店里几个年轻人的好意,“他们开始叫我们进去坐,我们有工作要做,进去也不太合适。”
环卫工人们婉拒了年轻人的邀请,但是没想到几个年轻人并没有放弃,而是想出了改造电话亭的办法,不仅是温暖,更是遮挡风雨。
“谢谢他们,觉得很温暖。”陈大姐说。
灯·陪伴
“治愈”伤心的女孩
改造电话亭的,是一旁24小时不打烊书屋的老板罗竻。
“那个时候正好在播《朗读者》,全国很多地方都建了朗读亭,我就想可以把门口的电话亭利用起来。”罗竻的想法也得到了其他合伙人的认同,很快,他们从网上买了一盏充电的灯挂在电话亭内,又从店里搬了一把有靠背的木椅,拿出几本书摆放整齐,但书籍每天要进行更换。
这条不算宽敞的义学巷和一盏不算明亮的灯,将春熙路的繁华与镗钯街的文艺串联在一起。
“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要做一家24小时书店。”罗竻说,他曾经也有过在书店看书兴趣正浓,突然被告知要关门了的经历。“当时正看到最精彩的部分,被打断了以后,那种感觉就不一样了。”而书店里发生的一件事,更让罗竻坚定了24小时不打烊的想法。
今年4月,一天晚上10点左右,一个女孩哭着跑进书店,趴在桌上。“我们试营业是10点关门,当时已经做好关门的准备了,但这个女孩哭得很伤心,就不忍心打扰她。”女孩哭了一晚上,罗竻就在店里坐了一晚上。
女孩离开时,告诉罗竻,在她很难过的时候,还好有这么一家店,亮着灯,她特别感谢。
灯·无眠
城市有那么多可爱灵魂
推荐书目、读书会、公益讲座、音乐会……书店内一楼木梯边的墙上,各种活动的海报让白墙变得丰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