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一览龙泉山脉全貌,东眺简州新城,观龙泉湖波光粼粼,西望,与长松寺遥遥相对,顿觉起伏的群山充满诗情画意。如果有这样一个可以“一览众山小”的平台让你看到更辽阔的龙泉山,你是否跃跃欲试?别急,龙泉驿有这样一个地方,就在茶店镇照壁村境内,既是东眺简州新城观景平台,也是我区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过程中,以古驿道为轴,在茶店镇1.4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12个风格不同的主题园区之一——望锦亭。
为配合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我区将深度挖掘古驿文化,规划建设12个主题园,即“古驿12景”;着力实施茶店、山泉、柏合、洛带等古驿名镇提升工程,将古驿文化与天府文化有机相融,在天府绿道建设中厚植独具龙泉驿特色的古驿文化,提升天府绿道人环境的“颜值”,厚重文化的“精神气质”和产业发展的“健壮体魄”。
古驿十二景景景均有不同
茶店镇大部分村民生态移民后,为保护性开发龙泉山,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创造了条件。据了解,配合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我区先期启动了“古驿12景”规划,依托现有的茶店镇1.4平方公里的条件,规划12个园区,分别为:回龙湾、宝仓湾、送金桥、望锦亭、古恒后营、铁血柳沟、魁星阁、茶马客栈、雪庐诗屋、凤仪书院、待鹤亭及盘龙飞天。
目前,位于宝仓湾与回龙湾交界处的“第一园”,即龙泉山义务植树主题公园已经建成。园区由绿道串联两个小型广场和一个景观亭组成,已成为不少市民周末休闲的一大去处。
除此以外,其他各景也皆有各自的特点。宝仓湾,以彩叶树种所形成的金色秋天为主题,根据地理位置命名,给广大游客提供一个赏秋的好场所。送金桥和回龙湾连通,景点整体绿化风格将以梅林为主。望锦亭为12个园区的最高点,可以从上至下观望到龙泉湖。因地势敞亮开阔,设计将以亭为主,设立公共厕所和小游园,以绿道串联。古恒后营景点,将主要由铜像等场景来复原讲述三国时期张飞的故事;绿化部分用各色形态和品种的海棠树搭配。铁血柳沟园区的建设,主要为纪念“川滇黔之战”,园区以人物为线路,还原阐述当年场景。茶马客栈,连接茶店镇,以茶为主题,打造古镇风格小客栈;景区内设立喝茶小憩休息站,加入石茶桌、茶文化的小品,供游客使用、观赏。雪庐诗屋,将围绕诗意而建,园区融入文化和古诗的元素,以植物搭配古建筑来描述当年的诗意。
此外,今后游客还可以去魁星阁观星望月,到待鹤亭感受精雕细琢的文化底蕴,在盘龙飞天欣赏与龙相关的景观小品。
古驿名镇提升
四个小镇各具风情
龙泉山脉由北至南所连接的洛带、茶店、山泉、柏合四个镇,也将是本次古驿文化挖掘的“重头戏”。
据了解,在此次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古驿文化挖掘中,我区将着力实施“古驿名镇提升工程”,依托四个镇现有的人文历史基础,深挖其自身区位资源潜力,打造不同特色的古驿小镇,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注入更多的人文元素,也让游客能通过小镇“驻扎”进森林,真正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茶店镇,将再现十大栈房,打造城市森林公园和民宿聚落;在山泉镇,依托现有的桃花故里景区资源,注重景区品质提升,争创5A景区;柏合镇的磨盘古街颇具特色,在此次打造中,也将力求保存原貌,再现磨盘特色街区风貌;洛带镇则定位于华侨城客家文旅科创小镇。
此外,还将深入打造古驿名人文化工程,开展名人故居修复、四大会馆修复、名人文化走廊建设等工程。
延伸阅读:
深度发掘、保护、宣传古驿道文化
龙泉驿得名于境内一条东西走向的古驿道。作为其时连接成都与重庆之间的交通干道,这条驿道因此被称为“巴蜀古道”。在先期文化的传播上,“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的驿站,正是这条道路上人流、物流、风俗的交汇之地,更是一个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川东首驿”之称的龙泉驿,正是这条古官道中的一个重要驿站。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古驿道项目方案的设计理念就是要保护、发掘、宣传古驿道文化,让广大游客了解龙泉历史,保护龙泉文化。”记者了解到,此次将古驿文化融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龙泉段建设中,就是要以复古的风格,渗入历史和文化的元素,保留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用古驿道作为基本道路串联12个具有龙泉驿历史文化和各具特色的景点,打造4个古驿文化名镇,让广大游客仿佛穿梭在时空的走廊里,见证龙泉古驿道的发展。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