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干中看变化,在实干中抓落实。据了解,自成都全面实行河长制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担任总河长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调研、亲自巡河,开展现场办公,分解任务,细化责任,解决问题,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实落地。金马河、锦江流域市级河长多次召开联席会议、专题会议,研究推进治水工作,推动流域河长制管理工作不断做深做细做实。
同时,成都出台“治水十条”推进重拳治水工作方案,提出十条69项“重量级”治水举措。今年以来,全面完成四环内城市建成区53段144.6公里黑臭水体综合治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关闭禁养区养殖场1344家,整治适养区养殖场2758家;整治农贸市场、农家乐、洗车场、餐饮店等污染源6143家,“散乱污”企业14148家;完成中心城区雨污分流项目79个,新建污水管网173公里;启动重拳治水项目180个,估算投资367亿元,其中,开工50个,投资145亿元;完工18个,投资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流域治理,采用PPP模式融资,创建流域治理公司+区(市)县政府模式,搭建投建管一体化平台,锦江流域计划投资300亿元,推进全流域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安全保障、水文化彰显、绿道建设。依托“互联网+”模式,开发市河长制网站、河长APP、河道信息化系统,将河湖数据、河长巡河等纳入智能化管理。设立覆盖全市河长公示牌8206块,招募一批民间河长,广泛发动社会参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